不住宽乡住瓮门,那知世上有乾坤。
环将峻岭包深谷,围出馀天与别村。
茅屋相挨无着处,花溪百摺不教奔。
江淮地迥寒无价,宣歙山寒更莫论。
【注释】
明发:早晨起床。周村,地名。弯:弯曲的山岭。宽乡,宽广的村庄。瓮门:指瓮口,形容山势如瓮口般狭窄。乾坤:天地。峻岭,险峻的山峰。馀天与别村:指周围的山峦和村落。茅屋相挨无着处:形容茅屋密集而没有空隙。花溪,指小溪。百摺,曲折蜿蜒。宣歙山寒更无价:指宣城、歙县一带的山寒冷得难以言表(更)且珍贵无比。
【译文】
早晨起床,我站在弯曲的山岭上,
无法住进宽阔的村庄,却误认为世上只有这一片天地。
险峻的山峰将深谷环抱,从周围围出余下的天地与别的村落。
密集而密集的茅屋没有一点缝隙,曲折绵延的小溪不肯奔流。
宣州和歙县一带的山寒冷得难以言表,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宣城、歙县后写的,写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宣城、歙县一带的自然风光,后两联则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自然风景的向往之情,并以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首联中“明发”二字点明了此诗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即在清晨。“周村弯”是指宣城的周村,一个弯曲的山岭。“不住宽乡住瓮门”意思是说作者虽然居住的地方很宽敞舒适,但仍然选择住在狭窄的山门前。这一句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舒适的环境中,但仍然喜欢挑战和体验未知世界的决心。
颔联“那知世上有乾坤”,通过“那知”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广阔世界的惊讶和好奇。这里的“乾坤”不仅指自然界的广阔,也象征着无限的可能和机遇。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宣城、歙县一带的自然景观,用“峻岭”“深谷”“馀天”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地理特点。同时,“围出”一词也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茅屋相挨无着处,花溪百摺不教奔”,则是对第二联的具体化。这里,“茅屋相挨无着处”形象地描绘了当地房屋密集的情景,而“花溪百摺不教奔”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追求和渴望。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的情感的抒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尾联“江淮地迥寒无价,宣歙山寒更莫论”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这里,“江淮地迥寒”既点明了地理环境的特点,又暗示了诗人对此的独特感受和评价;而“宣歙山寒更莫论”则进一步强调了宣城、歙县一带的寒冷程度,使得整个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感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