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傍梅梢瘦处回,小花未忍折将来。
却缘久住成幽事,剩看南枝一度开。
【解析】
此诗首句写梅花的枝干,次句写梅花的花朵,第三句写梅花的幽香,末句写梅花开得稀少。全诗以梅花喻人,托梅言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忧虑之情。
【答案】
译文:
春意正浓时,梅花却已瘦小,枝头花蕾尚未开放。我不忍心折下它,因为梅花虽美,但它是寒梅,不是迎春之梅;寒梅虽美,但有刺,不可摘取。久住梅花树下,便成了与梅花一样幽雅的事情,只须欣赏它的南枝,不必折下它。赏析:
宋人林逋曾隐居西湖孤山,结庐植梅,终老而卒,世称“梅妻鹤子”。他自号“和靖处士”,后人遂以其梅比之陶潜的松菊。林逋在宋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独树一帜的诗人,其诗多咏物抒情,风格清雅俊逸,尤擅写梅。
本诗前两句写梅花的枝干,次句写梅花的花朵,第三句写梅花的幽香,末句写梅花开得稀少。全诗以梅花喻人,托梅言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