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郎大似半边蝇,摘蕙为船折草撑。
今夜不知何处泊,浪头正与岭头平。
诗句释义与译文
棹郎大似半边蝇:描绘了船夫的勤劳形象,如同一只苍蝇忙碌不停。“棹”是划桨的意思,“郎”指的是船上的人或者水手。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他们勤劳的形象比作一只忙碌的苍蝇,生动展现了劳动的场景。
摘蕙为船折草撑:描述了船夫使用蕙草和草来制作船篷或船桨的情景。这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利用自然材料创造出简单而实用的工具,以适应水上生活的需求。
今夜不知何处泊:表达了诗人对今晚住宿之处的迷茫和不确定。“泊”在这里有停留的意思,诗人可能在夜晚的航行中感到困惑,不清楚自己将停靠在何处。
浪头正与岭头平: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浪花拍打着岸边,仿佛浪头与岭头一样高。这种描写不仅传达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态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场景的真实描绘,展示了宋代水墨山水画的风格特点。诗中的意象和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如“半边蝇”、“蕙草为船”、“浪头与岭头平”,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笔下的水乡景色和劳动者的辛劳。
创作背景
杨万里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文人。杨万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受力记录了这一时代的风貌,尤其是对于民间生活的细腻观察。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关注民生、热爱自然的诗人。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戏题水墨山水屏》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宋代绘画艺术的风貌,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也是对宋代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