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都无半点山,如何敢望有人烟。
不教远树遮拦却,芦荻生来直到天。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
杨万里七言绝句赏析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边景色,通过细腻的笔墨勾勒出湖尾的风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相关的背景介绍和赏析。
-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千里都无半点山,如何敢望有人烟。”
注释:整个湖面连一点山的影子都没有,我怎敢想象会有人烟的存在?
译文:整个湖泊都是一片无垠的水域,没有任何山峰的遮挡。
- “不教远树遮拦却,芦荻生来直到天。”
注释:不让远处的树叶遮挡天空,芦荻自然生长到天际。
译文:不让远处的树木遮挡视野,芦荻一直延伸到天空尽头。
- 背景介绍:
-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歌讲求活法,自成“诚斋体”。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见长,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湖尾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对湖面的宽阔、无山的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 诗中的“不教远树遮拦却,芦荻生来直到天”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芦苇的生长状态描绘得生动形象,使人仿佛能看到那挺拔的芦荻直插云霄,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哲学思考。
- 艺术特色:
- 杨万里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擅长运用白描手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种艺术特色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广泛的受众基础。
-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词语,如“人烟”、“远树”,这些词语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游览某个湖边时所作,通过描述湖边的景色,抒发了他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感悟。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富有哲理思考的优秀诗歌。通过对湖边的景色描绘,不仅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风格。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背景介绍以及赏析等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