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哀落日恰才收,蛩怨黄昏正未休。
催得世人头总白,不知替得二虫愁。

【注释】:

秋虫,即蟋蟀。蛩,即蛐蛐。二虫,指蟋蟀和蛐蛐。替得,替代了。愁,忧虑、忧愁。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秋天的景色,抒发诗人对自然界中两种小动物——蝉和蟋蟀,一种喜一种悲的感慨。首句“蝉哀落日恰才收”,以“蝉”字开篇,描绘出一幅秋高气爽的傍晚时分,鸣声凄厉的知了,在树梢上鸣叫的场景。第二句“蛩怨黄昏正未休”,“蛩”是指蟋蟀,它的声音更加凄凉幽咽,更耐人寻味。两句诗分别从蝉与蟋蟀的角度刻画它们悲鸣的情景,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第三句“催得世人头总白”,“催得”二字,既是说蟋蟀和蝉的叫声催促着人们早早休息,也是说它们的声音催老了人们的头发。这句诗既写出了这两种小动物声音的特征(声音悠扬),又写出了人们的无奈之情(人们被它们的声音逼得提前休息)。

后两句“不知替得二虫愁”,“替”,是代替的意思。诗人认为,人们之所以被它们的叫声逼迫得早早入睡休息,是因为这种声音给它们带来了愁苦。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前途堪忧,人民生活艰难,而他身为朝廷大臣却无所作为,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焦虑和痛苦。因此,他只能借助于自然界中两种小动物——蝉和蟋蟀的鸣叫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前半部分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引出诗人的情感;后半部分则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同时,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自然中的生物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