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
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西风恣意秋。
诗句原文:
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 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西风恣意秋。
赏析:
- 诗意分析:
- 晨昏之别:诗中的“晓思欢欣”和“晚思愁”,描绘了从清晨到傍晚,时间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情绪状态。早晨的清新与晚上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
- 植物特征:“绕篱萦架太娇柔”形容牵牛花环绕生长在篱笆上的样子,显得既柔弱又充满生机,体现了牵牛花的美丽与柔弱并存的特性。
- 季节变迁:诗中提到的“木犀未发芙蓉落”和“买断西风恣意秋”反映了牵牛花在不同季节的绽放状态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 艺术手法:
- 象征意义:牵牛花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还可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以及自然界中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节奏变化。
- 意象创造:通过细腻地描述牵牛花的生长状态和环境互动,诗人创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动态的自然场景,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景象。
- 情感表达:
- 愉悦与忧虑:诗中的“晓思欢欣”与“晚思愁”展示了诗人由喜悦转为忧愁的情感转变,反映了生活中喜怒哀乐的复杂性。
- 人与自然的和谐:“买断西风恣意秋”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某种敬畏或依赖,同时也显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
- 文化背景:
- 在宋代,文学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许多文人都喜欢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进行创作,杨万里作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和官员,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牵牛花不同时间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体验。诗中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