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五佳时更绝晨,园丁犹未放游人。
瘦藤拄上披仙阁,四面花光照杀春。
【解析】
本题是诗歌赏析,考查学生理解诗意、赏析意境、把握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内容主旨。此诗首句“百五佳时更绝晨”中“更”字表明时间之早;“园丁犹未放游人”中的“园丁”暗指诗人自己,说明诗人还未被释放,不能外出。第二联写景抒情,“瘦藤拄上披仙阁,四面花光照杀春”,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之情。第三联中“瘦藤”是写物,以瘦藤比喻自己年老多病,身体虚弱,而“四角楼”则暗喻自己政治上不得志,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最后一句“杀春”用典,化用《诗经•小雅•采薇》“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意指诗人在春天里,却感到如秋天般萧瑟,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和惆怅。
【答案】
①百五:农历正月初七,古人认为这天天气转暖。②晓步:早晨散步。③披仙阁:即披云阁,诗人所居。④“更绝”:更加
凄清。⑤“园丁”:暗指诗人自己。⑥“瘦藤”:形容诗人体弱多病,无力支撑。⑦“花光”:指阳光明媚。⑧“杀春”
:化用《诗经•小雅•采薇》“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意指诗人在春天里,却感到如秋天般萧瑟。⑨赏析:这首诗
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初,此时诗人被流放到黔州(今四川彭水县),与外界隔绝,心情十分郁闷。首句“百五佳
时更绝晨”,说正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却早早地起床散步,可见诗人心情之不平静,有怨天尤人之意。次句“园丁犹未放游人
”,言自己虽已到户外,但还受到限制,不得自由行动。三、四两句写景抒情,“瘦藤拄上披仙阁,四面花光照杀春”,写
出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与欣赏,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末句“杀春”,化用《诗经•小雅•采薇》“我行其野,
意指诗人在春天里,却感到如秋天般萧瑟,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