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上人牵水上航,从头点检万农桑。
即非使者秋行部,乃是圩翁晓按庄。
【注释】
圩:水边筑坝而成的堤,可以防洪。
牵:牵引。
上人:即“上之人”,这里指地方官员。
点检:查核。
万农桑:千万农民的田地。
即非:不是。
使者:指地方长官。
秋行部:秋天巡视地方官衙。
乃:就。
是:指示关系词,相当于“就是”。
圩翁:即“圩上人”,水边的居民。
晓:清晨。
按庄:巡查农田。
【赏析】
这首宋人诗作题为《圩丁词十解》,是一首描写水乡劳动人民生活的小诗。
首句写水乡人民在圩上的辛勤劳动。圩上人,即水边的人们,他们勤劳朴实,在圩上从事生产活动,如引水灌溉、打鱼摸虾等。他们牵牛拉车,把水引到田间,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二句写农民们从早忙到晚,从早到晚都不得空,他们要从头到尾地查核所有的田地,保证粮食产量的提高,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第三句写劳动人民的工作性质。他们既不是派去执行国家公务的使者,也不是奉命秋行部的长官,而是圩上的劳动人民,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保卫家乡的安全而日夜辛劳。第四句写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他们是当地百姓,而不是什么朝廷命官,更不是来人视察的使者。他们的工作是为当地的百姓谋福利,为百姓排忧解难。第五句写劳动人民的工作时间。他们是不分昼夜地工作,白天黑夜都在劳作,没有休息的时间。第六句写劳动人民的工作内容。他们不是闲杂人员,而是当地百姓,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地工作,为国家的生产做出贡献。第七句写劳动人民的工作环境。他们生活在圩上、田埂之间,环境虽然艰苦,但工作条件并不恶劣。第八句写劳动人民的工作效率。他们勤奋努力,一丝不苟,工作效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为国家的生产做出巨大的贡献。第九句写劳动人民的工作态度。他们不怕疲劳,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第十句写劳动人民的工作能力。他们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行业的专家和权威。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们在圩上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他们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者们的敬意和祝福,祝愿他们能够继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