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山北溪声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首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入地万崎岖。
昨日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 侧塞千山缝也无:描绘了群山如墙一般环绕的景象,强调了山路的险峻和难以逾越。
  • 上天入地万崎岖:夸张地描述了山路之难,仿佛天地间的道路都布满了曲折。
  • 昨日曾过芙蓉渡:诗人提及自己的一次经历,显示对这段旅程的记忆。
  • 寻到溪源一线初:表示尽管路途艰难,但终于找到了源头。

第二首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 山北溪声一路迎:形容溪流的声音如同在欢迎或陪伴着旅人前行。
  • 山南溪响送人行:描述溪流的回音似乎在为行人送别。
  • 若过金陵莫寄声:提醒行人如果经过金陵(今天的南京)不要留下任何声音,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旅途中遇到的各种景象和心情。诗中“侧塞千山缝也无”与“上天入地万崎岖”等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山路的艰险和壮丽。同时,通过“昨夜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的叙述,展示了旅行者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最后,“若过金陵莫寄声”反映了诗人对安全和避免麻烦的考量,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次艰难的旅程,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理解与感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是杨万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对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一次深刻描绘。每首诗不仅各自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哲思的艺术世界。这首诗不仅是杨万里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