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
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
至後入城道中杂兴十首
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
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
注释:
- 这首诗的首句“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通过提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普通农民生活状况的关心。这里的“渠田父”可能是指普通的农夫,“无饥”表示没有饥饿的问题。“却道官人那得知”则是说这些官人们对此并不知情。
- 第二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进一步描述了粮食储备的情况。这里提到的“太仓”是古代的一个粮仓,而“新玉粒”指的是新收获的粮食。“敢先云子滑流匙”则形容了在分配粮食时,官员们急于将好米分给士兵,而不顾底层民众的需求,甚至用滑溜的勺子来舀取。
- 第三句“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与第四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官员们无视民众疾苦行为的讽刺。通过这样的对比,诗歌不仅揭示了官员们的自私行为,还强调了民众的苦难和需要。
- 第五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再次提及粮食分配的问题,但这次关注的是粮食的分配顺序。在这里,官员们急于将最好的部分先分配给士兵们,而不是按照公平的原则。这不仅展示了他们的自私,也反映了社会不公的现象。
- 第六句“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与第七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在主题上保持一致,都强调了官员们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反复的提问和陈述,诗歌强调了官员们应该更加关注民生问题,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 第七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继续描述官员们如何不公平地处理粮食分配问题。在这里,官员们不仅忽视了底层人民的需求,还用滑溜的勺子来确保自己能够优先得到粮食,这种行为展现了其贪婪和自私的一面。
- 第八句“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与第九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在内容上紧密相连,都涉及到官员们对民生问题的漠视。通过这样的叙述,诗歌传达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即官员们应该更加关注民众的疾苦,而不是只顾自己的私利。
- 第十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与第十一句“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在结构上形成了完整的循环,都在强调官员们的自私行为。通过这样的重复,诗歌强化了其对官员们的批评,同时也提醒人们反思这种忽视民众需求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赏析:
此诗通过对官员们对待农民粮食分配问题的描写,深刻讽刺了他们的不公行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官员忽视民众疾苦的强烈不满。整体来看,此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也体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