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虽炎夜却清,四更还更胜三更。
露从玉兔须根落,风在银河浪底生。
【注释】
(1)五十六夜:五月的十六日。夜:这里指夜晚。
(2)步月:赏月,即观月。
(3)玉兔:神话传说中的月宫里一只白兔,用来形容月亮。
(4)须根:指树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5)风在银河浪底生:风从银河的深处吹来。银河,古人认为天上有星河,是银河。浪底生风,形容风吹过水面,水波荡漾。
【赏析】
首句“夏日虽炎夜却清”,是说尽管天气炎热,但到了夜里,却感到十分清爽。这两句诗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凉爽和舒适。
第二句“四更还更胜三更”,意思是说四更的时候,比三更的时候还要凉爽。这里的“四更”指的是晚上的第四个时辰,也就是子时,而“三更”则是深夜的第三个时辰,也就是亥时。诗人通过比较两个不同时辰的气温,强调了夜晚凉爽的特点。
第三句“露从玉兔须根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光洒在树根上,使得树根上的露珠显得格外晶莹剔透。这里的“玉兔”指的是月亮,而“须根”则是指树根。诗人通过对月亮和树根的描述,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优美的夜晚氛围。
最后一句“风在银河浪底生”,则是将风与银河联系起来,想象风从银河的底部吹来,使水面泛起涟漪。这里的“银河”指的是天上的天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一条横贯天空的河流。诗人通过对风和银河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清凉和神秘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晚景色和氛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夜晚的喜爱之情。同时,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也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