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无花可得攀,石榴不艳却明鲜。
昨朝花发今朝落,留得梢头一蒂看。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端午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由于久病初愈,心情复杂而又有一丝喜悦的情感。”久病”和”小愈”描绘了诗人身体状况的变化;”雨中”则可能象征着某种湿润、清新或治愈的氛围。”试笔四首”则说明这是诗人尝试以笔墨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

  2. “春去无花可得攀” - 这一句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惋惜。”无花可得攀”意味着春天已经结束,花朵不再可见,也难以触及。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叹。

  3. “石榴不艳却明鲜” - 通过对比石榴的鲜艳(明鲜)与凋零的花朵(暗沉),诗人可能在表达生命的短暂与美丽。石榴虽不似花朵那样艳丽夺目,但它依然保持了鲜艳的色彩,这种对比强调了生命即使不在盛放时也有着其独特的光彩。

  4. “昨朝花发今朝落,留得梢头一蒂看” - 这句诗描述了一种景象:昨日开放的花朵,今日已落,只留下了一枝未完全掉落的枝条。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无常。诗人选择保留这最后的一截,可能是想留住那份美好的记忆或象征性地纪念过去。

译文:

久病初愈雨中行,端午佳节试笔情。
春光不再寻花攀,榴红依旧艳且鲜。
昨日花开今朝落,一枝独秀留人观。

注释:

  • “久病小愈”:长时间的疾病后病情稍有好转。
  • “雨中”:指在雨中度过的时间。
  •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五月初五。
  • “试笔”:尝试书写或作画。
  • “四首”:这里指的是诗人创作的四首作品。
  • “春去”:春天过去,花儿凋谢。
  • “无花可得攀”:没有花可以攀折欣赏。
  • “石榴”:一种植物,常在中国文化中作为生命力的象征。
  • “不艳”:不像其他花那般艳丽夺目。
  • “明鲜”:虽然不是最明亮的颜色,但仍然鲜艳。
  • “昔朝花发今朝落”:昨天的花朵今天已经凋零。
  • “一枝”:比喻剩下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哲思。从春去到夏至,再到石榴的鲜艳,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特别是最后一句,通过石榴的一枝独秀,象征性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既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也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