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脚那解上金銮,两手只合把钓竿。
比身管乐儿时态,已翻九河洗我肝。
范生来自浣花里,眼中之人定谁贵。
百炼未必贤绕指,贵人正要老于事。
斜风细雨又春休,落花啼鸟总春愁。
试问谈间立封侯,何如百钱挂杖头。
赠蜀中相士范思齐往全州见万先之教授
原文
两脚那解上金銮,两手只合把钓竿。
比身管乐儿时态,已翻九河洗我肝。
范生来自浣花里,眼中之人定谁贵?
百炼未必贤绕指,贵人正要老于事。
斜风细雨又春休,落花啼鸟总春愁。
试问谈间立封侯,何如百钱挂杖头?
译文
双脚怎配踏上金銮殿,双手只合拿着钓鱼竿。
比起当年管乐的儿时模样,我已在九河中洗净了肝肠。
范生来自浣花深处,他的眼中有谁最尊贵?
经过百次炼制也未必如珠宝般闪耀,而权贵之人恰恰需要历经沧桑。
斜风细雨之中春天也难再续,花儿凋零鸟儿哀啼皆因春愁。
试问在谈笑之间能封侯赏位的人,和手持百钱挂在杖头的老者有何不同?
注释
- 金銮殿:古代天子所居之处
- 钓竿:一种用于垂钓的工具
- 管乐:古乐器名,此处比喻少年时期
- 浣花里:地名,可能是范生的家乡
- 百钱挂杖头:形容老者经济宽裕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范思齐的才华与经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比身管乐儿时态”表达了诗人对比自己年轻时的豪迈与现在年老体衰的状态;“斜风细雨又春休”则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
此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范思齐的赞赏之情,也折射出他对人生、命运和价值观念的思考。通过对范思齐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认识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