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忽雷雨,天地又发春。
草木閟红绿,生意察已欣。
蛰虫且徐动,馀寒未全仁。
先生起裹头,三叹一再颦。
春风吹万物,不吹先生贫。
靖怨一束书,只博两裤尘。
自倚文字工,竟取造物嗔。
小儿在傍笑,笑我浪苦辛。
去年作客子,椒柏羡主人。
在家不差胜,更用愁此身。
先生亦一莞,我不如儿真。
为我满眼酤,不问醨与醇。
杖头日百钱,无钱借诸邻。
不然衣可典,及此花柳新。
【注释】
今晨忽雷雨:今晨,早上。忽,突然;雷雨:指春日天气多变,时而风和日丽,时而电闪雷鸣,时而大雨倾盆。
天地又发春:春天又来临了。
草木閟红绿:草木郁闭着红花绿叶。閟(bì),关闭、遮蔽。
生意察已欣:生机盎然,一切都欣欣然向好。生意,生命力。察,觉察。
蛰虫且徐动:冬眠的昆虫开始活动。
馀寒未全仁:春天的余寒还未完全退去,仍有些冷意。
先生起裹头:先生(指自己)起身穿衣。裹头,用布包裹头发。
三叹一再颦:反复叹气,皱眉不乐。
春风风吹万物:春风催发了万物。
不吹先生贫:春天的风不会吹走贫穷的人。
靖怨一束书:整理书籍时,发现一些怨恨的字条。靖怨,整理怨恨;束,捆、卷;书,字条。
只博两裤尘:仅能换来几件脏衣服。只,仅仅;博,换取;两裤,两条裤子;尘,尘土。
自倚文字工:自负自己的文才高超。
竟取造物嗔:竟然惹怒上天。取,招惹;嗔,恼怒、责怪;造物,指大自然;嗔,生气、恼怒。
小儿在傍笑:小孩在旁边笑他。
浪苦辛:辛苦地奔波劳碌。
去年作客子:去年作为客人在外流浪。作客子,做外乡人或客旅之人。
椒柏羡主人:羡慕家中有花椒(一种香料)和柏树(常青植物)生长。椒柏,指家宅。
在家不差胜:家里没有比得上外面的风光。差胜,胜过、超过。
更用愁此身:更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用,因为;此身,自己的身体。
先生亦一莞:先生也微微一笑。亦,也;莞,微笑的样子。
我不如儿真:还不如小孩天真可爱。
为我满眼酤:请给我买些酒来。酤,买酒。
不问醨与醇:不管酒是甜还是苦。醨(yān),甜酒名。醇,浓酒名。
杖头日百钱:每天拿着一百多钱(钱币单位)。杖头,手杖头上。
无钱借诸邻:没钱可以向邻居借。诸,众;邻,邻居。
不然衣可典:要不然可以典当衣物。典,抵押、典当。
及此花柳新:趁这个时候花卉盛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在风雨中感叹人生、对世事沧桑的无奈以及内心的苦闷之情。
首联“今晨忽雷雨,天地又发春”,描绘了一幅春雷乍响、雨后春晴的生动画面,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降临。
颔联“草木閟红绿,生意察已欣”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期待。
颈联“蛰虫且徐动,馀寒未全仁”则是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表现了春天的气息逐渐融入万物之中的过程。
尾联“先生起裹头,三叹一再颦”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无奈,他似乎在为无法摆脱困境而感到痛苦。
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开叙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