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灵山无它灵,空山满腹著水精。炯然非石亦非玉,乃是阴崖绝壑千秋万岁之坚冰。
只知灵山有爽气,谁知水精有奇味。诗人新试餐玉方,解遣坚凝作松脆。
银刀细下雪缕飞,金盘饤出琼瑶堆。齿牙着处霜霰响,殽鲭厌后胸襟开。
尊前欢伯来督战,坐上嘉宾欲惊散。胸中自有水精宫,不怕醉乡无畔岸。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水精脍”的画面:上饶灵山无它灵,空山满腹著水精。炯然非石亦非玉,乃是阴崖绝壑千秋万岁之坚冰。只知灵山有爽气,谁知水精有奇味。诗人新试餐玉方,解遣坚凝作松脆。银刀细下雪缕飞,金盘饤出琼瑶堆。齿牙着处霜霰响,殽鲭厌后胸襟开。尊前欢伯来督战,坐上嘉宾欲惊散。胸中自有水精宫,不怕醉乡无畔岸。

【译文】

上饶灵山无其他什么灵异,空山之中满是吃水精脍的美味佳肴。炯然不是石头也不是玉石,而是那阴深的山崖和深邃壑谷间,千年万年凝结而成的坚硬冰晶。只知道灵山有清爽的气息,却不知道水精也有独特的美味。诗人刚尝试过这种美食,就解除了坚硬冰冻的烦恼,让它变得像松脆的美味一样。

用银刀细细地切着像飘飞的雪花,把晶莹的美味放在金色的盘子里。牙齿咬着的时候,听到寒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吃着美味佳肴后心胸开阔。尊前欢伯来督战,坐上的宾客们想要惊慌失色地逃离。胸中自有水精宫,不害怕醉乡没有边岸。

【赏析】

本篇为题《食水精脍》的七律诗,描绘了一幅“水精脍”的画面:上饶灵山无他灵,空山满腹著水精。炯然非石亦非玉,乃是阴崖绝壑千秋万岁之坚冰。只知灵山有爽气,谁知水精有奇味。诗人新试餐玉方,解遣坚凝作松脆。银刀细下雪缕飞,金盘饤出琼瑶堆。齿牙着处霜霰响,殽鲭厌后胸襟开。尊前欢伯来督战,坐上嘉宾欲惊散。胸中自有水精宫,不怕醉乡无畔岸。

这首诗写景状物,生动传神,富有情趣。诗人以饱蘸真情的笔墨,对这道名贵菜肴的制作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开头两句“上饶灵山无他灵,空山满腹著水精”是写山中水精的珍贵。这里,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水精的特点,而是把它比做山上的灵山,说明水精的珍贵。而“空山满腹”四字,则形象地写出了水精的珍贵所在。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炯然非石亦非玉”到“胸中自有水精宫”,将水精与山中的石头、玉石相提并论,突出其质地之清、味道之鲜、价值之高。“只知灵山有爽气,谁知水精有奇味”,诗人由山中石头、玉石想到了水精,进一步写出了其独特的味道。

诗人又通过“银刀细下雪缕飞”、“金盘饤出琼瑶堆”、“齿牙着处霜霰响”等诗句,细腻地描写了厨师制作水精脍的整个过程,让人仿佛看到了一道道晶莹洁白的水精脍正在被端上桌面的情景。尤其是“齿牙着处霜霰响”一句,更是将水精脍的口感描述得入木三分。

最后两句“尊前欢伯来督战,坐上嘉宾欲惊散。胸中自有水精宫,不怕醉乡无畔岸”,则是对整个宴会氛围的描写。在这里,“水精宫”一词既指水精脍本身,也指宴席上的人们所共同营造的欢乐气氛。“胸中自有水精宫”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水精脍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独到认识。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构思巧妙独特,情感丰富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