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绿蓑笠青箬。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年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观小儿戏打春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在春天模仿大人放风筝的情景。诗中描述了孩子如何用鞭子驱赶土牛,以及他们在草地上玩耍的场景。

译文:

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绿蓑笠青箬。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年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注释:

  • 观小儿戏打春牛:观察小孩子玩打春牛的游戏。
  • 小儿着鞭鞭土牛:小孩拿着鞭子驱赶土牛。
  • 学翁打春先打头:模仿大人放风筝的样子,先放风筝的头部。
  • 黄牛黄蹄白双角:描述黄牛的特征,黄色的蹄子,白色的双角。
  • 牧童绿蓑笠青箬:描述牧童的装备,绿色的蓑衣,青色的斗笠。
  •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年乐:今年的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因此今年的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听到年成好的消息,孩子们非常高兴,不会感到饥饿;而牛听到年成好的消息,反而担心自己不会被喂养,因此不会感到肥胖。
  •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看到麦穗像云一样飘落,就把它当作扫帚;稻米又像珍珠一样满仓,所以丰收。
  • 大田耕尽却耕山:虽然已经耕种了大田,但是还要去山上耕作。
  • 黄牛从此何时闲:自从有了农田和山林之后,黄牛就没有闲暇的时间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观察小孩子和黄牛的行为表现,反映了人们对农业生产的热爱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景物描绘细腻生动,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通过对动物和自然的观察,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品质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