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家书寄中庭,牍背仍题双掩并。
不知千里寄底物,白泥红印三十瓶。
瓷瓶浅染茱萸紫,心知亲宾寄乡味。
印泥未开出馋水,印泥一开香扑鼻。
江西山间黄羽衣,纯绵被体白如脂。
偶然一念随世网,身插两翼那能飞。
误蒙诸公相俎豆,月里花边一杯酒。
先生与渠元不疏,两年眼底不见渠。
端能访我荆溪曲,愿借前筹酌酃渌。
【注释】:
- 谢亲戚寄黄雀:指谢灵运的诗《酬谢中丞惠和公诗》中有“谢人寄来双白鸟,吾亦投簪学黄雀”之句。
- 万金家书:极言家信之重要。
- 牍(dú):古代书写用的木板或竹简。
- 万金家书寄中庭:指谢灵运的《答谢中丞》一诗中有“万里相逢未识面,寄言章江居者知……此中人共闻,君今何适之?”的诗句。
- 双掩并:书信封面有两行字分别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姓名。
- 千里寄底物:指书信中要传达给亲友的东西,即书信的内容。
- 白泥红印三十瓶:指书信中用白土和红泥制成的印章。
- 心知亲宾寄乡味:指知道亲友们寄来的书信中会有家乡的味道。
- 印泥未开馋水:指尚未打开印章,就像没有尝到家乡的味道一样。
- 江西山间黄羽衣:指书信中所寄的衣物,可能是黄色的羽毛做成的衣服。
- 纯绵被体白如脂:指书信中的衣物是用纯棉做的,白色像油脂一样柔软。
- 偶然一念随世网:指书信中的内容只是偶然的想法,与世俗无关。
- 身插两翼那能飞:指书信中的内容虽然美好,但并不能实现,就像身插两翼的鸟儿不能飞翔一样。
- 误蒙诸公相俎豆:意为书信中的内容被诸公所赏识。
- 月里花边一杯酒:指饮酒赏月时的情景。
- 先生与渠元不疏:意为书信作者与收信人关系很好。
- 两年眼底不见渠:意为过去两年内都没有见过收信人。
- 端能访我荆溪曲:意为书信中的内容能够让我回忆起故乡的山水。
- 愿借前筹酌酃渌(liù):意为希望借用酒杯来喝酃酒。
【赏析】:
此诗为谢灵运的《酬谢中丞惠和公诗》。这是一首以书信为主题的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书信中的物件,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意。
首联“万金家书寄中庭,牍背仍题双掩并”,点出书信的重要性。书信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感情的重要工具,而家中的书信更是珍贵无比。这里提到“万金家书”,意味着这封信的价值非常高,足以让人为之付出重金。接着,诗人描绘了书信的外观——封面上有两行字,分别写着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姓名,这就是“双掩并”。
颔联“不知千里寄底物,白泥红印三十瓶”,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书信中的物件。他不知道这封价值连城的家书到底要寄送什么,因为里面包含了太多的美好回忆和深情厚意。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物品,还特意用白土和红色泥土制成印章,盖上三十个印记以示重视。这些印记不仅代表了信件的分量,也象征着收信人对这段情感的重视和珍视。
颈联“瓷瓶浅染茱萸紫,心知亲宾寄乡味”,诗人转而关注了书信的内容。他发现,这封家书不仅仅是一份普通的书信,而是承载着家乡的味道。这种味道可能来自家人的思念、朋友的祝福,或者是自己对故乡的眷恋。这种乡愁之情深深地感染了诗人,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思念和牵挂。
尾联“印泥未开出馋水,印泥一开香扑鼻”,诗人又回到了书信本身。他注意到,印章尚未打开时,就像是没有品尝过家乡的味道一样,只有当印章被打开时,那种熟悉的香气才会扑鼻而来。这象征了收信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以及他对这份家书的重视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书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意。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书信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对人们情感交流的作用。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