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得山石裂,北风冻得人骨折。
南来何曾识此寒,便恐明朝丈深雪。
今朝幸不就船行,白浪打船君更惊。
只是山行也不好,笋舆寸步风吹倒。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概括、筛选和整合,把握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按照试题的答题步骤来作答即可。
“正月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日。古人把农历正月看作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故称晦。晦日是阴历每个月的最后几天,也是辞旧迎新的一天。“自英州舍舟出陆”,英州即今广东省英德市。诗人从英州出发,舍弃了乘船,选择徒步行走。“北风大作”,天气寒冷,北风吹得山石裂开,人被冻得骨骨折断。“南来何曾识此寒”,自己从未到过这地方,不知道这里的气候如此严寒。“便恐明朝丈深雪”,“丈”同“长”,“丈深雪”指大雪纷纷扬扬。“今朝幸不就船行”,今天幸好没有下船,如果下船,那小船恐怕会被打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之情。“白浪打船君更惊”,白浪冲向小船,使诗人感到十分惊慌。“只是山行也不好”,“只”同“直”,“直不好”意为“实在不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之情。
【答案】
译文:正月三十日这天我从英州舍舟而陆北风刮得很猛,山石被吹得裂开,人被冻得骨骨折断。从南方来的人从
未见过这样寒冷,恐怕明天会有大雪。今天幸好没有下船,如果下船的话,小船恐怕会被打翻。山路崎岖实在不好走
,竹轿在风中颠簸就像在大风中折断。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旅途中,冒着凛冽的北风,步行登山,途中遇到狂风骤雨,几乎被风吹倒。这首诗写
道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的起句“正月晦日出英州”“晦日”,就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古人称之为“晦
”、“朔”或“月末”。“晦”、“朔”都是指一个月的最后几天,但“晦”字比“朔”字多了一个“日”字。“出英州”,就是
从英州这个地方离开水路,改为步行上路。英州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英州离韶州不远,所以诗人说“舍舟而陆”。
次句“北风大作”,描写的是天气恶劣的情况。“大”,是程度副词,表示很大的意思。“北风大作”,意思是北风刮得很
猛烈。“山石裂”,“人骨断”,两句合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严酷。这两句是说北风把山石吹裂了,把人
吹断了骨头。“何曾识此寒”,是说自己从未到过这里,不知道这里的天气如此寒冷。“便恐明朝丈深雪”,意思是说
,我担心明天会下了厚厚的大雪。“丈深雪”,是指大雪纷飞的样子。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于当地天气的担忧。
第三句“今朝幸不就船行”,说的是今天幸好没有下船,如果下船的话,小船恐怕会被打翻。“白浪打船君更惊”,这
两句写的是自己在船上时的感受。“白浪”是指大江上的波涛,“打船”指的是船被波浪冲击而翻覆。这两句是说今天的
天气非常恶劣,诗人在船上时被波浪打得非常害怕。这两句是对第三句的具体解释说明。
第四句“只是山行也不好”,意思是说只是走山路也不太好走。“笋舆寸步风吹倒”,是说在山路上行走时,竹轿在
风中颠簸就像在大风中折断一样,十分危险。这两句是说虽然诗人没有下船,但是山路崎岖难行,也十分危险。这
二句是对第四句的具体解释说明。
第五句“北风大作”是说北风刮得山石裂开,“人骨断”是说人被冻得骨折。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诗人
所处环境之恶劣。“南来何曾识此寒”,这一句是说自己从南方来的时候,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寒冷天气。“便恐明
朝丈深雪”,意思是说担心明天有大雪。这两句是说诗人对于当地的天气非常担忧。这两句是对第二句的具体解释说明。
第六句“今朝幸不就船行”,这一句的意思是今天幸好没有下船。“白浪打船君更惊”,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白色的波浪冲击
小船,使得船夫更加惊恐不安。这两句是说今天虽然没有下船,但是天气恶劣,船夫在风浪中行驶也非常危险。这
二句是对第四句的具体解释说明。
最后两句“只是山行也不好”,“笋舆寸步风吹倒”,意思是只有走山路也不好走,竹轿在风中颠簸就像在大风中折断一
十分危险。这两句是说虽然诗人没有下船,但是山路崎岖难行,也十分危险。这两句是对第五句的具体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