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我入锦幄,海堂点注燕支薄。
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
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
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
伟哉诗人桑苎翁,持杯酌酒浇艳丛。
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
【赏析】
此词为和张孝祥的《海棠》之作。上巳,即三月三日,古人以这天游春、赏花,谓之“踏青”。
上阕起首三句写海棠的繁盛。“东风吹我入锦幄”:东风把作者吹得如在锦绣般的帐幄中(指花团锦簇的园中)。“海堂点注燕支薄”:海堂是宋徽宗的别号,这里用其名以代称皇帝。燕支,古地名,在今新疆一带。“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无论下雨还是晴天,海棠都不会令人忧愁它不能为国家和城市增色。“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海棠花半开时,颜色既浓又淡,到了傍晚还微微地闪烁着,等到将要盛开的时候,更是奇绝了。“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只有那一线日色映衬下的海棠花瓣,才能使整个海棠园都变成了绛红色,而千株海棠树在一刹那都开放了。“伟哉诗人桑苎翁,持杯酌酒浇艳丛”:真是了不起的诗人,就像农夫桑苎一样,拿着酒杯来浇灌这艳丽的花丛,使它们更添色彩。
下阕由咏物转入抒怀。“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我坐在海棠树下,看着海棠花在不知不觉中已增添了醉人的红晕,自己喝得烂醉而全然不顾。
【注释】
上巳:古代节日。按习俗,这一天人们到郊外去踏青,所以叫上巳。
锦幄:绣有花纹的帐篷。锦帷:华丽的帷幔。
海堂:宋代徽宗的别号。燕支:古地名。在今新疆东部。
宜雨更宜晴:指天气多变。
莫愁:即“莫愁”,汉乐府诗篇。相传汉代有个女子名叫莫愁,家住建康(今南京),她丈夫去世后,被一个富豪买去做妾。富豪死后,她改嫁了一个姓卢的人。后来莫愁思念丈夫,便在墓道里哭泣,哭声传到天上,天帝感动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于是让她再嫁给卢家。
半浓半淡:指花朵的颜色。
欲开未开:形容花朵即将开放。
绛雪:绛色的雪。比喻红白相间的海棠花。
桑苎翁:诗人陶渊明。他常穿着麻布衣服,自称为“桑苎人”。
玉颊:指脸颊像玉一般白净,泛指女子的面颊。
为渠一醉:指为这美丽的海棠陶醉。
【译文】
东风吹我身披锦绣帷帐,海堂中的燕子飞过,留下淡淡的印痕。
不管春天是多雨还是晴朗,海棠不会让人担心它会倾国或倾城。
花朵有的浓有的淡,傍晚时微红微暗,等到将要盛开的时候,更是奇绝了。
只要那一线阳光照在海棠树上,就能让整片海棠花立刻绽放成绛色雪景。
伟大的诗人陶渊明,拿着酒杯来浇灌这艳丽的花丛,让自己沉醉在其中。
坐着看着海棠花在不知不觉中已增添了醉人的红晕,自己喝得烂醉而全然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