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约山寺游,端为怪奇石。
那知云水乡,化作锦绣国。
入门径深深,过眼秋寂寂。
隔竹小亭明,稠红漏疏碧。
山僧引幽践,绝巘恣佳陟。
三步绮为障,十步霞作壁。
烂如屏四围,搭以帔五色。
满山尽芙蓉,山僧所手植。
秋英例臞淡,此花独腴泽。
却忆补外时,朝士作祖席。
是间万株梅,冷射千崖白。
旧游不可寻,雪枝半榛棘。
看刘寺芙蓉
初约山寺游,端为怪奇石。
那知云水乡,化作锦绣国。
入门径深深,过眼秋寂寂。
隔竹小亭明,稠红漏疏碧。
山僧引幽践,绝巘恣佳陟。
三步绮为障,十步霞作壁。
烂如屏四围,搭以帔五色。
满山尽芙蓉,山僧所手植。
秋英例臞淡,此花独腴泽。
却忆补外时,朝士作祖席。
是间万株梅,冷射千崖白。
旧游不可寻,雪枝半榛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刘氏芙蓉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寺庙的美丽景色以及刘氏芙蓉的丰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初约山寺游,端为怪奇石。”,意思是说最初我与朋友们约定去山寺游玩,目的是为了观赏那些奇异的石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颔联“那知云水乡,化作锦绣国。”,意思是说没想到云水之乡竟然变成一片锦绣之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颈联“入门径深深,过眼秋寂寂。”,意思是说进入寺庙后发现里面的道路非常深,周围的景色也显得十分寂静。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内部的环境,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尾联“隔竹小亭明,稠红漏疏碧。”,意思是说隔着竹丛可以看到一个小亭子,那里有稠密的红花和疏朗的绿色。这两句描绘了小亭子的位置和周围的景象,给人一种和谐而美丽的感觉。
最后两句“满山尽芙蓉,山僧所手植。”,意思是说山坡上到处都生长着芙蓉花,这些花都是山僧种下的。这两句强调了芙蓉花的生长过程和山僧的功劳,表达了对山僧的敬仰之情。
全诗通过对刘氏芙蓉寺的描绘和对芙蓉花的描述,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融合。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