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初欣遇两诗伯,临川先生一禅客。三人情好元不疏,只是相逢逢不得。
渠有贞观碑,侬有永和词。真赝争到底,未说妍与蚩。
珊瑚击得如粉碎,赵璧博城翻手悔。不似三家斗断碑,夜半战酣莫先退。
皇朝爱碑首欧阳,集古万卷六一堂。玄圭漆玉堆墨宝,黟霜黑水涂缁裳。
临川无端汲古手,席卷欧家都奄有。岣山科斗不要论,峄山野火不经焚。
尤家沈家喙如铁,未放临川第一勋。不知临川何许得尤物,集古序篇出真笔。
遂初心妒口不言,君看跋语犹怅然。

【注释】

遂初:作者自指。两诗伯:指苏、黄两位文人。临川先生:苏轼,字子瞻。一禅客:即佛家所说的“僧”,指欧阳修,字永叔。

三人情好:苏、黄与欧阳三人友情深厚。元:通“原”。妍:美,佳。蚩:同“媸”,丑陋。

渠有贞观碑:苏东坡藏有唐太宗的碑文。侬有永和词:欧阳修藏有晋代王羲之的《永和九日题菊》词。真赝:真伪。争到底:争论不休。未说:不说。妍(yán)与蚩(chī):美好与丑陋。

珊瑚击得如粉碎:用比喻的手法说明欧阳修收藏的《瘗鹤铭》,被苏东坡击碎后,其碎片像珊瑚一样被击得粉碎。赵璧博城:指战国时秦昭王得到了一块美玉,叫它“和氏璧”,但后来这块宝玉被偷走了,于是秦王下令全国寻找,结果在博城找到了那块玉。博城:今山西河津县南。翻手悔:意谓后悔已晚。不似三家斗断碑,夜半战酣莫先退:欧阳修曾与王安石、曾巩等一起在洛阳城南门的石壁下刻石立碑,互相竞赛,最后欧阳修以“六一居士”名号领先,而王安石则以“唐宋八大家”之名居前,故云。

皇朝爱碑首:指宋代皇帝对碑石的喜爱。集古万卷:指欧阳修所编的《集古录》。六一堂:指欧阳修所建的欧阳文忠公纪念馆。玄圭漆玉: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玉器、圭表。堆墨宝:堆积在砚台上的书画。黟霜黑水:指砚台上的墨。涂缁裳:涂上黑色的衣裳。

临川无端汲古手:指欧阳修喜欢收藏古董。临川:今江西临川,欧阳修曾任此地知州。都奄有:全部占有了。岣山科斗:指山势高峻、形状奇特的岣嵝山。不要论:不必多言。

峄山野火:指山势高大、树木茂盛的峄山。野火:自然形成的森林大火,不可预测。不经焚:无法烧毁。尤家沈家:指收藏家尤袤、沈存中。喙如铁:形容他们收藏的书画珍贵得像铁一样硬。未放临川第一勋:没有能够胜过临川欧阳修的贡献。

不知临川何许得尤物:不知道临川欧阳修哪里得到这样的珍品。集古序篇:指欧阳修所著《集古录跋尾》,其中有许多珍贵的书画鉴赏文字。出真笔:写出真知灼见。

遂初心妒口不言,君看跋语犹怅然:开始时我嫉妒他的才华,但看到他写的跋文仍然感到惆怅。

【赏析】

此为宋人孙觌为苏东坡所藏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所写的跋文。文章从欧阳修的书法入手,称赞他书法遒劲有力,然后谈到了他对欧阳修的敬仰之情,认为苏、黄与欧阳三人之间情同手足,共同喜爱收藏古董。接着又叙述了他与欧阳修之间的一些故事和欧阳修收藏的各种书画文物。文章最后表示了对欧公遗物的惋惜之情。

全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既记叙了欧阳修的事迹,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欧公遗物的珍惜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