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暑减未曾,秋暑增愈剧。
老翁避无处,茅斋聊憩息。
银盆满注水,银水同一色。
中涵双桂影,倒卧一天碧。
清光湛不动,欲弄还复惜。
偶然一播洒,树影碎相激。
洗面凉已滋,漱齿痛仍逼。
平生畏秋暑,老去畏弥极。
【注释】
- 夏暑减未曾:指夏天的暑气已经减轻。
- 秋暑增愈剧:秋天的暑气反而加重。
- 老翁避无处:年迈的老者无处可躲。
- 茅斋聊憩息: 简陋的茅屋可以稍作休息。
- 银盆满注水:银制的水盆中装满了水。
- 银水同一色:银盆中的水与银质的水盆颜色相同。
- 中涵双桂影:水中映出两棵桂花树的影子。
- 倒卧一天碧:形容水面像一片翡翠绿。
- 清光湛不动:清澈的光线明亮而稳定。
- 欲弄还复惜:想要玩弄却又担心破坏了这宁静的氛围。
- 偶然一播洒:偶尔有风吹过,使池水波动。
- 树影碎相激:水面上的树叶和树枝互相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
- 洗面凉已滋:用这清凉的水洗脸感觉很舒服。
- 漱齿痛仍逼:漱口时,牙齿仍然感到疼痛。
- 平生畏秋暑:一生害怕秋天的热浪。
- 老去畏弥极:年纪大了,更害怕热浪的侵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老翁在秋天的炎热中寻找庇护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酷热的感受和对秋天寒冷天气的喜爱之情。诗中的“秋暑”不仅是季节变化的标志,也是诗人情感变化的体现。
首句“夏暑减未曾”,描绘了夏日炎炎但逐渐消退的景象,暗示着秋天的即将到来。接着,“秋暑增愈剧”,直接点明了秋日的高温更加剧烈。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人以“老翁避无处”引入主题,展现了自己因年老体衰无法逃离酷暑的无奈。而“茅斋聊憩息”则展示了诗人在简陋的居所中找到片刻安宁的努力。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和依赖性。
诗句中的“银盆满注水,银水同一色”巧妙地运用了金属的光泽来象征清澈和平静的水色,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而“中涵双桂影,倒卧一天碧”则描绘了水中映出的两棵桂花树的影子,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清光湛不动,欲弄还复惜”,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却不敢轻易打扰的心态。这种心态既是对自然美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而“偶然一播洒,树影碎相激”则生动地描绘了风动水面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动态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它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