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此诗是一首感秋之作,“感秋”是诗眼,也是全诗的中心。首联“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以今昔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时世的失望和对人生的悲观,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孤独;颔联“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写诗人起床后又躺下,不敢窥视柴门,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彷徨。颈联“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写诗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困惑,怀疑是否是因为年岁增长而生病所致。尾联“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写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参加乡试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不满。
【答案】
译文:
昨天我还拿着扇子在午间行走,今天却只穿早晨的衣服。
我起床又躺下,不敢窥视那关闭的柴门。
我不知道我的病已经到了如此程度,还是因为年老的缘故?
我平生性刚燥,怕热而喜欢冷。
想起过去我曾忝于乡试中举,踏着雪花来到官府应考。
布衣之身背不暖,芒鞋之足脚茧多。
长亭夜宿洗双脚,吹亮油灯呻吟旧文章。
买来酒来解闷,高歌浩唱到屋椽。
谁曾悲叹过粮食歉收之年?山棱上耸起瘦削的肩膀。
秋风拂过我骨髓,秋露滴入我肝肠。
我想和秋天作斗争,但秋天却先让我酸倒。
叹息再叹息,谁是长久不衰老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当时李白已四十四岁。从诗中可以看出,他此时正因被贬谪夜郎而心情郁闷。前半部分主要抒发了自己因政治上的失意而产生的孤寂和苦闷之情;后半段则通过回忆自己早年应试的往事,表达了对科举制度和统治者的不满情绪。全诗语言平易、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