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
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
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
木悲不解饮,瑟瑟声怨咨。
我且呼曲生,细细斟酌之。
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
【注释】
(1)盥漱已云毕:指洗脸漱口已经完毕。盥,洗面。漱,漱口。
(2)危坐正冠衣:端坐,端正衣冠。危坐,即“箕坐”的意思。
(3)揽镜忽见我:用手捧镜,忽然发现自己的容颜衰老了。
(4)不识我为谁:不知道镜子中的是谁。
(5)自倚身尚强:自己凭倚身体还很强健。
(6)不悟年已衰:却不知道岁月已到衰老之年。
(7)向人惨无姿:对着别人看去面容惨白没有生气。
(8)我欲诉渠老:我想诉说我的衰老。
(9)渠乃怀秋悲:他因此感到悲伤。
(10)木悲不解饮:树木因为秋天到来而感到悲哀,它不会喝酒消愁。
(11)瑟瑟声怨咨:树叶瑟瑟的声音,是树木在抱怨秋天的到来。
(12)我且呼曲生:我就召唤曲生。
(13)细细斟酌之:仔细地斟酌着这些诗歌。
(14)我醉不知我:我已经醉得不知自己是谁。
(15)更知春秋为:更知道什么是春和秋了。
【赏析】
这是诗人感秋之作。
首联:“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晨洗漱完毕、端坐在书桌前整理衣冠的画面。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描写,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这里,诗人突然意识到镜中之人并非自己,而是另一个陌生的自己。这种突然的自我认知,让诗人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然而正是这种自我认知,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颈联:“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体依然强健,但却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暮年。这种对比,让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易逝。
尾联:“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木悲不解饮,瑟瑟声怨咨。”诗人试图向外界倾诉自己的衰老,却遭到了他人的不理解和排斥。而周围的树木也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它们的叶子瑟瑟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无奈和哀愁。
这首诗以诗人的感秋之情为主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进行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既有对生命的赞美和歌颂,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