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
正如狻猊走得渴,下赴江水一口吞。
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
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苍翠。
尖峰已自刺太虚,峰头更立玉浮屠。
好山千只复万只,家里门前一只无。

【注释】:

严州章村:在今浙江江山市境内。
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
——描写石崖陡峭如刀削,没有一点灰尘,突出石崖的险峻和清秀。
正如狻猊走得渴,下赴江水一口吞。
——用狻猊喝水来比喻水流湍急,一泻千里。
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
——描绘了严滩的景色,山在水中,水在山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苍翠。
——形容船儿在江上飘流,作者无心欣赏美景,只是愁眉不展,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尖峰已自刺太虚,峰头更立玉浮屠。
——用玉浮屠比喻山峰之高耸入云。
好山千只复万只,家里门前一只无。
——形容山之多如繁星,但只有一座山在作者家门前,突出了山的稀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对岩石、河流、山峦等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

“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石崖陡峭如刀削,没有一点灰尘,突出了石崖的险峻和清秀。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险峻的峡谷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震撼。

“正如狻猊走得渴,下赴江水一口吞。”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流比作狻猊喝水,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湍急的景象。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水流的速度和力量,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这句诗则描绘了严滩的景色,山在水中,水在山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这种描绘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山水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融合,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苍翠。”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在江船上饮酒,诗人无心欣赏美景,只是愁眉不展,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尖峰已自刺太虚,峰头更立玉浮屠。”这句诗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峰比作玉浮屠,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之高耸入云的景象。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山峰的雄伟和壮丽,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好山千只复万只,家里门前一只无。”这句诗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之多如繁星,但只有一座山在作者家门前,突出了山的稀少。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山的美丽和珍贵,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