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尾裔名季狸,目如点漆肤凝脂。
江夏无双字子羽,九月授衣先著絮。
何如苗国孤竹君,排霜傲雪高拂云。
子孙总角遁归根,金相玉质芝兰芬。
三士脂韦与风节,借箸酒池俱胜绝。
先生胸次有皂白,一醉不须向人说。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创作的,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首诗中,苏轼借赞美牛尾狸、黄雀、冬猫和笋这四种动物,来表达自己坚韧不屈、高洁坚贞的品格,同时也寄寓了他对友人朱元晦的思念之情。
牛尾狸: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全身黑毛,尾巴像牛一样长,善于捕捉鼠兔等小动物。
黄雀:一种小鸟,体形较小,羽毛黄色,善于跳跃,善于觅食,生活力强。
冬猫:又称雪豹,是一种大型猛兽,毛色灰白,四肢修长,善于攀爬,生活于高山森林地带。
笋:竹笋,生长在竹子地下的嫩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一种很好的食材。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四种动物为主题,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它们坚韧不屈、高洁坚贞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朱元晦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