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
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
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
唯复水是天,唯复天是水。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唐寅的《夜读》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 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
  • 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
  • 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
  • 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
  • 唯复水是天,唯复天是水。

译文:
仰望天空中的月亮,它照亮了我的身影在地上显现。
当我走路时,我的影子也随之移动;当停下时,我的影子也随之静止。
我不禁疑惑,我与影子是否真的是一体的?
月亮可以形成我的影子,但我自己的影子又和它有何相似之处呢?
有时我在溪边散步,却发现月光倒映在水面上。
天上、地下的月亮,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
唯有流水才是天空的一部分,也只有天空才是流水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仰望夜空中明亮的月亮,以及他在地面上的影子。诗人通过观察自己的形象和影子的变化,提出了关于自我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疑问。他意识到,尽管月亮的光芒照射在他和其影子上,但他并不能直接感知到月亮或自己的真实存在。这个观点引发了对“真实”和“虚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上下两轮月”,指的是月亮的光辉在天空和大地上的映射。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现象中的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微妙平衡。而“唯复水是天,唯复天是水”则表达了他对宇宙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理解。

这首诗体现了唐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诗人展示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同时,它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表现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