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三上败垂成,白雪新吟思转清。
修竹园中曾献赋,慈恩塔下未题名。
禹门烧尾他年事,楚客悲秋此日情。
道在不须忧晚达,抟风九万是前程。
《次韵和章频下第书怀之什》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多次落榜的经历,通过对比“白雪新吟”与“思转清”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挣扎。接下来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诗歌原文:
春闱三上败垂成,白雪新吟思转清。
修竹园中曾献赋,慈恩塔下未题名。
禹门烧尾他年事,楚客悲秋此日情。
道在不须忧晚达,抟风九万是前程。逐句解释:
- 春闱三上败垂成:春天的考试三次失败,几乎功亏一篑。
- 白雪新吟思转清:新的雪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得思绪变得清晰。
- 修竹园中曾献赋:在修长的竹林中曾经献文,但未能获得认可。
- 慈恩塔下未题名:在慈恩寺下的塔前未能留下姓名。
- 禹门口焚烧尾其他年的事:指过去在禹门焚烧尾巴,这是其他年的事情。
- 楚客悲秋天这一天心情:楚地的客人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
- 道在不须忧晚达:道路就在前方,不必为迟来担忧。
- 抟风九万是前程:像鹏飞一样乘风直上,前途无量。
- 翻译与注释:
- 春闱:春季的重要考试,通常用于选拔官员。
- 败垂成:即将成功却最终失败。
- 白雪新吟:比喻新的创作或想法。
- 思转清:形容思绪变得清晰。
- 修竹园中:象征文人雅士的环境。
- 献赋:在朝廷中呈奏自己的作品。
- 慈恩塔下:古代皇帝赐福的地方。
- 禹门烧尾:比喻过去的辉煌不再。
- 楚客悲秋:楚国的游客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
- 道在不须忧晚达:道路就在前面,不必忧虑自己来得晚。
- 抟风九万:形容志向高远、力量强大。
- 赏析与创作背景:
- 这首诗是杨亿对自己科举之路的回顾和感慨。他在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后,虽然多次失败,但他并未放弃文学创作的追求,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最终获得了成功。
- 诗中的“思转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成长,从之前的迷茫到现在的清晰,这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 通过对“慈恩塔下未题名”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次韵和章频下第书怀之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