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修词有古风,计偕西上剧飘蓬。
梁园失意三春月,闽岭思归一亩宫。
且喜还家仪舌在,莫嗟为客赵囊空。
九天下诏崇儒术,好绝韦编待至公。

章群下第东归

卓荦修词有古风,计偕西上剧飘蓬。
梁园失意三春月,闽岭思归一亩宫。
且喜还家仪舌在,莫嗟为客赵囊空。
九天下诏崇儒术,好绝韦编待至公。

注释:

  • 卓荦修词有古风:卓越不凡的才华,有着古代文人的风韵。
  • 计偕西上剧飘蓬:计划一同到西边去,却如同随风飘扬的蓬草一般不定。
  • 梁园失意三春月:在梁园中遭遇挫折,心情如同春天的三月那般惆怅。
  • 闽岭思归一亩宫:思念着闽岭(今福建)那方寸之地,就如同一个官邸一般。
  • 且喜还家仪舌在:庆幸自己能够返回家园,口中的话语依旧清晰。
  • 莫嗟为客赵囊空:不要叹息身为客人而囊中无物。
  • 九天下诏崇儒术:皇帝下达诏书,推崇儒家学说,强调其重要性。
  • 好绝韦编待至公:喜爱翻阅古籍,期待遇到公正无私的君子。

赏析:
本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表达了他在仕途上的经历和感慨。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主人公在官场上的波折、内心的挣扎和对故乡的眷恋。首联“卓荦修词有古风,计偕西上剧飘蓬。”展示了主人公高超的文学才华与志向远大的抱负。颔联“梁园失意三春月,闽岭思归一亩宫”则揭示了他在梁园的挫败和对闽岭家乡的深深思念。颈联“且喜还家仪舌在,莫嗟为客赵囊空”反映了他虽为客卿但仍保持自信的心态。尾联“九天下诏崇儒术,好绝韦编待至公”则表达了他对恢复儒家地位的期望和对公正之士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经历的描述,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它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