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银塘接画楼,天人谁肯降琼辀。
三山密信传青雀,五日归鞍跃紫骝。
郢酒泛冰星弁侧,吴歈倚瑟黛娥愁。
云峰得句怀真赏,瘦尽东阳沈隐侯。
【注释】
再次首唱韵和:再次以诗来应和。
天人:天上的神仙。这里指作者自比为天上的神仙下凡。
琼辀(zhōu):美玉饰车辕的美称。这里指高官大爵乘坐的车。
三山:即瀛洲,传说中仙人所住的地方。
青雀:传书之信。这里是说有信使从三山来。
归鞍:归途中的马鞍。跃紫骝(liú):骑着骏马疾驰。五日:五天。古代将一日分为十二时,五日就是六时,即一夜。
郢酒:郢州出产的美酒。泛冰:斟酒。星弁:指星形的冠饰。侧:倾斜。
吴歈:古曲名。倚瑟:弹奏琴瑟。黛娥愁:形容女子眉宇间流露出的忧郁神情。
云峰:指诗人自己。得句:得到一句佳句。怀真赏:怀抱着真正的欣赏。瘦尽东阳沈隐侯:用东阳沈氏典故,意谓诗人瘦损到了极点。沈隐侯是东阳人陆厥的字。陆厥曾作过吴国太子太傅,所以后人称他为“沈隐侯”。
【赏析】
《再和韵》是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起句“碧树银塘接画楼”,描绘了一幅清丽的江南水乡图。碧树如翡翠,银塘似明镜,画楼与树木交相辉映,景色秀丽迷人。“天人”二句,诗人以天上神仙的口吻自比,表示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天人”二字,既写出诗人超逸不凡的气度,也表明诗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天人”二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三山密信传青雀”,青雀传书,传递着三山的消息;五日归鞍,意味着诗人即将返回家乡。这里的“三山”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而“青雀”则是一种能传达信息的神鸟。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接下来四句,诗人以饮酒赏月为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其中“郢酒泛冰星弁侧”一句,描绘了诗人举杯饮酒的情景。郢州出产的美酒,在寒冷的冬夜中,被诗人端到面前,仿佛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星辰在闪烁。诗人陶醉在这美好的时光里,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动情。然而,正当他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时,诗人却突然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吴歈倚瑟黛娥愁”,这里的“歈”是指琴曲中的《吴歈》,《瑟》则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诗人弹奏着琴曲,却看到美丽的女子眉头紧锁,似乎在为某个烦恼的事情而忧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最后两句,诗人以云峰得句怀真赏为结,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云峰”,指的是诗人自己,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得句”,意为得到了一句美妙的句子,这里指诗人得到了一个绝妙的好诗句。“怀真赏”,则是指心怀真正的欣赏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由衷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韵味。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风光、饮酒赏月的场景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三山”、“青雀”、“五日”、“郢酒”等意象的巧妙运用,使得整个诗歌更具画面感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