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客逃名误凿坯,汉庭初聘碧鸡才。
操心四十知无惑,削牍三千耻自媒。
苦吟多年依洛社,赋成他日上兰台。
郡斋悬榻流尘满,七见东风落楚梅。

注释:

越客逃名误凿坯:越客,指来自南方的客人。逃名,逃避功名。误,错。凿坯,指开凿石料为坯。

汉庭初聘碧鸡才:汉庭,指汉朝的朝廷。碧鸡,指传说中的西王母所驯服的神鸟,这里借指汉武帝。

操心四十知无惑:操心四十,指年已四旬。知无惑,指心中没有困惑。

削牍三千耻自媒:削牍,指削去木片。牍,古代书写时用的一种竹简或木片。耻自媒,指因自荐而感到羞耻。

苦吟多年依洛社:苦吟,指苦读诗文。依洛社,指依附于洛阳的一个文学团体。

赋成他日上兰台:赋成,指完成一篇赋文。上兰台,指将赋文献给朝廷。

郡斋悬榻流尘满,七见东风落楚梅:郡斋,指官署内的书房。悬榻,指悬挂着的坐垫。流尘,指灰尘满地。七见东风落楚梅,指第七次看见东风吹落了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才华、学识和仕途的看法以及他的诗歌创作经历和情感体验。

首句“越客逃名误凿坯”,描绘了诗人在南国的生活和心态。他远离故乡,追求名利,但最终却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后悔。

第二句“汉庭初聘碧鸡才”,则展现了诗人对汉武帝时期文人的仰慕之情。他渴望像汉武帝一样,得到朝廷的认可和赞赏。

第三句“操心四十知无惑”,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矛盾。他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风雨,但仍然无法摆脱心中的困扰和疑惑。

第四句“削牍三千耻自媒”,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自负和自负所带来的烦恼。他认为自己应该通过自我推荐来获得机会,但这种自负却让他感到羞愧。

第五句“苦吟多年依洛社”,则描绘了诗人在洛阳的文学生活。他与同道中人一起探讨诗文,互相切磋,共同成长。这种经历让他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句“赋成他日上兰台”,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他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实力,期待有一天能够登上高位,施展抱负。

最后两句“郡斋悬榻流尘满,七见东风落楚梅”,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他感叹岁月匆匆,人事变迁,同时也感慨自己曾经的经历和经历中的挫折。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文学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