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秋树旧巢倾,远向江东逐旆旌。
去国梦魂应缭绕,入春喉舌渐分明。
一声警露何惭鹤,百啭迁乔肯让莺。
终日雕笼心不恋,经年丹觜色犹轻。
思归悒悒因成疾,顾主依依尚有情。
死葬小园芳草地,夜来经雨绿苔生。
【注释】
京师:京城,指长安。
陇西鹦鹉:即《白鹦鹉》,相传是西汉孝武帝时西域进贡的鸟,能学人语,故称。《旧唐书·乐志》记载,唐太宗曾得到一只“能言”的鹦鹉,但不久就死了。
畜养:把鸟儿养在家里。
去年:去年初。
缙云:山名。在今浙江杭州一带。
提挈:牵引。
性灵:指鸟的聪明灵巧。
公退:指官员退朝之后。
常若不足:总是觉得不够。
忽遇疾而逝:突然因病去世了。
瘗(yì):埋葬。小园:指私家园林。
识者:有见识的人。
贵畜:珍视饲养。
陇山:指秦岭以北的山脉,因秦岭以西为陇右而得名。
东:东方,泛指南方。
萦绕:缠绕、环绕。
喉舌:比喻言语、言论。
警露: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迁乔:指鸟迁徙换羽。
丹觜:鸟冠上红点,古人以为吉祥之象。
思归:想念回故乡。
悒悒:心情抑郁不欢。
经雨:经过雨水。绿苔生:绿苔长出。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友的悼亡诗。诗人怀念友人,写下这首诗表达对友人的追悼之情。
首联写诗人收到朋友赠送的一只陇右产的鹦鹉,并把它养在家中,它非常聪明伶俐,能够模仿人说话,因此诗人十分喜爱。诗人说这只鹦鹉“性灵甚慧”,可见其聪明过人。
颔联承上启下,写鹦鹉学人话,能歌善颂。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鹦鹉学人说话的情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鹦鹉的喜爱之情。颈联进一步写出鹦鹉的本领,它学人话之后,还能学唱,而且越学越好,越学越精,连百啭迁乔这样的高难度的技艺也难不倒它。这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鹦鹉的本领和聪明。
“终日雕笼心不恋”,写鹦鹉虽然被养在笼子里,但它却从不抱怨,始终如一地学习。这里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鹦鹉的不贪慕荣华富贵,只求学习进步的精神。尾联则进一步描绘出鹦鹉的可爱,最后用“色犹轻”来概括前文,写出鹦鹉虽然死去,但仍然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使人们永远记住它。
全诗语言优美,富有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更富有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