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敬不敬谓之悖,当正不正谓之谀。
是中适莫俱难著,意态微生已觉疏。
注释:
偶作:偶尔写作
当敬不敬谓之悖,当正不正谓之谀。
意指如果该恭敬的时候不恭敬,这叫悖逆;如果该正直的时候不正直,这叫阿谀。
是中适莫俱难著,意态微生已觉疏。
意思是说:在这个世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既恭敬又正直。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虚伪和虚伪之人的不满与批评。诗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真正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他们常常在不适当的时刻表现出恭敬和正直的行为,而在适当的时候却表现得卑躬屈膝、谄媚奉承。这种现象使得社会充满了虚伪和虚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因此,诗人呼吁人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