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大手挽恒河,引得龙来地起波。
何待砚池藏滴水,工夫元不费揩磨。

这首诗是赠给野牛的,表达了诗人对野牛的赞美和敬意。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首句“曾将大手挽恒河”,描绘了野牛的力量和威猛,如同用巨大的手掌挽起恒河一般。这里的“恒河”是印度著名的河流,象征着广阔无垠。而“大手”则是形容野牛强壮有力的身躯,能够轻易地撼动山河。这一句既展现了野牛强大的体魄,也表达了作者对其力量的敬畏之情。

第二句“引得龙来地起波”,进一步描绘了野牛引发的巨大变化。这里的“龙”通常被视为吉祥之物,象征着尊贵和权力。当野牛出现时,仿佛带来了天地的震动,使得原本平静的水面掀起了波澜。这一句既展示了野牛的强大威力,也暗示了其对自然的影响之大。

第三句“何待砚池藏滴水”,则是一种反问和讽刺的表达方式。这里的“砚池”指的是文人墨客用来磨墨的地方,象征着学问和才智。而“藏滴水”则意味着积累微小的成就或知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野牛的力量和智慧并非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获得,而是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的。这一句既体现了野牛的不凡之处,也表达了对那些自诩为“文士”的人的讽刺。

最后一句“工夫元不费揩磨”,是对前面三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工夫”指的是做事的努力和技巧。诗人认为,野牛之所以强大和智慧,并非因为刻意去学习和磨砺,而是因为它们天生就具备了这些特质。因此,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那些虚名和表面的成就,不如去欣赏野牛这种自然的力量和智慧。这一句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鼓励人们去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

这首诗以野牛为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野牛力量和智慧的赞美和敬仰。同时,诗人也在诗句中融入了自己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给人以启示和启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野牛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野牛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使得这首诗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度。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