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涌金沙来几里,贴天衮衮白云里。雄峰健陇四奔驰,每每回顾慈溪水。
慈溪慈溪孝名美,即天之经地之义。子思不知万物我发育,推与圣人自固蔽。
己自固蔽祸犹小,固蔽后学祸甚大。孔子没近二千年,未有一人指其愆,汨汨昏昏到今日。
所幸慈溪却不然,灼见子思孟子病同源。不得已指其蔽,写出世所不传。
大道荡荡而平平,圣训至明至坦夷,一无荆棘相维缠。
学子首肯斑斑焉,静明庄敬非强参。学者多觉近二百,事体大胜于已前。
学徒转相启告又未已,大道行乎讵非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慈溪金沙冈歌
冈涌金沙来几里,贴天衮衮白云里。雄峰健陇四奔驰,每每回顾慈溪水。
慈溪慈溪孝名美,即天之经地之义。子思不知万物我发育,推与圣人自固蔽。
己自固蔽祸犹小,固蔽后学祸甚大。孔子没近二千年,未有一人指其愆,汨汨昏昏到今日。
所幸慈溪却不然,灼见子思孟子病同源。不得已指其蔽,写出世所不传。
大道荡荡而平平,圣训至明至坦夷,一无荆棘相维缠。
学子首肯斑斑焉,静明庄敬非强参。学者多觉近二百,事体大胜于已前。
学徒转相启告又未已,大道行乎讵非天。

逐句释义:

  1. 冈涌金沙来几里,贴天衮衮白云里。
  • 金沙冈:地名,位于浙江慈溪附近。
  • 涌动的金沙:形容金沙山势壮观,金沙如潮水般汹涌。
  • 贴天:形容地势高耸,几乎要接触到天空。
  • 衮衮:形容云彩浓密的样子。
  • 白云里:形容金沙冈上白云缭绕,景色优美。
  1. 雄峰健陇四奔驰,每每回顾慈溪水。
  • 雄峰:形容山峰高大雄伟。
  • 健陇:形容山岭坚实宽广。
  • 四奔驰:形容山峰在风中不断移动,如同奔跑一般。
  • 每每回顾慈溪水:每次看到慈溪的水,就会想起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
  1. 慈溪慈溪孝名美,即天之经地之义。
  • 慈溪:地名,位于浙江宁波附近。
  • 孝名美:形容慈溪人民以孝道为美德。
  • 即天之经地之义:意思是孝顺就像天地间的道理一样重要。
  1. 子思不知万物我发育,推与圣人自固蔽。
  • 子思:指孔子的学生子思,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万物我发育:意思是万物都有发展变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固定化。
  • 推与圣人:指对圣人的思想进行推广和传播,但也要注意不能盲目迷信圣人的言论。
  1. 己自固蔽祸犹小,固蔽后学祸甚大。
  • 自己:指个人或自己的思想观念。
  • 自固蔽:指固守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 后学:指后来的学习者和追随者。
  • 祸犹小:意思是虽然有小的祸害,但不会太大。
  1. 孔子没近二千年,未有一人指其愆,汨汨昏昏到今日。
  • 孔子:指孔子本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 没:通“殁”,去世的意思。
  • 愆:错误或过失。
  • 汨汨昏昏:形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人们忘记了孔子的教诲。
  1. 所幸慈溪却不然,灼见子思孟子病同源。
  • 所幸:幸好,表示庆幸之情。
  • 灼见:深刻的见解或理解。
  • 子思、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病同源:意思是子思和孟子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源于孔子的教导。
  1. 不得已指其蔽,写出世所不传。
  • 不得已:表示无奈的情况。
  • 指其蔽: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或不足之处。
  • 写出世所不传:意思是要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公之于众,让世人都能够了解。
  1. 大道荡荡而平平,圣训至明至坦夷,一无荆棘相维缠。
  • 大道荡荡:形容大道无边无际,广阔无垠。
  • 平平:平坦、平稳的意思。
  • 圣训:神圣的教诲或教导。
  • 至明至坦夷:形容教导明确且平易易懂。
  • 一无荆棘相维缠:意思是一切都非常顺利,没有任何困难和障碍。
  1. 学子首肯斑斑焉,静明庄敬非强参。
  • 学子:指的是学习的人或学生。
  • 首肯:点头赞同或认可的意思。
  • 斑斑焉:意思是很多学生都认同或者支持某种观点或做法。
  • 静明庄敬: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做事认真负责。
  • 非强参:不是勉强去参与或加入的意思。
  1. 学者多觉近二百,事体大胜于已前。
  • 学者:指的是学者或学者群体。
  • 多觉近二百:意思是很多人已经达到了二百岁的境界或经验。
  • 事体大胜于已前:意思是事情比以前更加优秀或出色。
  1. 学徒转相启告又未已,大道行乎讵非天。
  • 学徒:指的是徒弟或学徒人员。
  • 转相启告: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经验等。
  • 又未已:意思是还没有停止或结束。
  • 大道行乎讵非天:意思是大道运行的方式并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诗,通过对慈溪金沙冈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通过对大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古代圣贤思想的传承,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道德规范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