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露沉天气秋,霜轮何事苦淹留。
一宵老兔不成魄,几处诗人却下楼。
水部阶前闻细雨,袁宏渚上见归舟。
明年未必无仙桂,何用厌厌此夜愁。

以下是对这首诗《中秋不见月》逐句的释义、译文、以及相应的赏析:

  1. 诗句释义
  • 八月露沉天气秋:“八月”指的是农历的八月,“露沉”形容秋天的露水厚重。
  • 霜轮何事苦淹留:“霜轮”代指月亮,“淹留”是停留的意思。
  • 一宵老兔不成魄:“老兔”指月亮,传说中月中有玉兔,“不成魄”即月无圆满之状。
  • 几处诗人却下楼:“诗人”借指文人墨客,“下楼”可能是指赏月时的离开。
  • 水部阶前闻细雨:“水部”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机构,“阶前闻细雨”描绘了赏月时听到的雨声。
  • 袁宏渚上见归舟:“袁宏渚”可能是一个地名,“见归舟”意味着看到回家的船只。
  • 明年未必无仙桂:“仙桂”指传说中的仙山之桂树,“未必无”表示可能有。
  • 何用厌厌此夜愁:“厌厌”形容深深的忧愁,“此夜愁”表达了对中秋节不能见到圆月的遗憾。
  1. 译文
    八月的露水沉重覆盖了整个秋天,为何月亮还要逗留不离去?一夜之间月光不再完整如盘,几处地方的文人墨客已经离去欣赏月色。在水部的台阶前我听到细微的雨声,在袁宏的河洲上看到了归来的舟船。明年或许还有仙桂可赏,为何不用这份愁绪来享受这美好的夜晚呢?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秋之夜,诗人在赏月之际遭遇意外的阴云,使得原本应该明亮的月亮也失去了光彩。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反映了人的情感世界,通过月亮的缺席引发人们对团圆和美好未来的渴望与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