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镇中夏,峻极万寻隮。
突兀磨天顶,窈窕入地脐。
中林兴夏雹,半壑卧秋霓。
泉恐连清汉,峰疑拥碧圭。
云高四夷见,雨到八方齐。
渤澥看如带,青冥上是梯。
醉堪扪日月,吟可摘娄奎。
翠盖何时动,金为玉检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一:“峨峨镇中夏”
“峨峨”形容山高耸入云,雄伟壮观。这里的“镇中夏”指的是嵩山如镇守在中天,象征着嵩山的高峻和威严。
- 译文:巍峨的嵩山矗立在中天,其峻峰直插云端。
- 诗句二:“峻极万寻隮”
“万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一万寻即八万尺,表示极高的高度。
- 译文:嵩山的山势极为陡峭,高达万里之遥。
- 诗句三:“突兀磨天顶”
“突兀”形容山峰高耸、突出的样子,给人一种突兀之感。
- 译文:嵩山的山顶高耸,犹如一块巨大的岩石磨砺于天空之上。
- 诗句四:“窈窕入地脐”
“窈窕”在这里形容山势曲折,如同进入地下一样深远。
- 译文:嵩山的地势深邃曲折,仿佛深入大地内部。
- 诗句五:“中林兴夏雹”
“中林”可能是指嵩山区内郁密的树林,而“兴”表示发生。此处指夏季时嵩山区内发生了冰雹。
- 译文:夏季时节嵩山区内出现了冰雹。
- 诗句六:“半壑卧秋霓”
“半壑”指的是山谷,而“秋霓”是秋天的彩虹,这里形容雨后出现的彩虹。
- 译文:雨季后,山谷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
- 诗句七:“泉恐连清汉”
“清汉”指的是清澈的汉水,这里是用来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
- 译文:泉水声如清汉之流水,清脆悦耳。
- 诗句八:“峰疑拥碧圭”
“碧圭”是古代帝王用来装饰宫殿的一种绿色玉石,这里用来象征山峰的翠绿。
- 译文:山峦仿佛被碧绿色的玉圭所围绕。
- 诗句九:“云高四夷见”
“四夷”指的是四方的蛮夷之地。
- 译文:云彩高远,映照四方,使远方之地都可见。
- 诗句十:“雨到八方齐”
“八方”指八个方向。
- 译文:雨水降临,遍及四面八方,滋润着大地。
- 诗句十一:“渤澥看如带”
“渤澥”是大海的意思,“如带”形容海的宽阔。
- 译文:放眼望去,大海宛如一条宽广的腰带。
- 诗句十二:“青冥上是梯”
“青冥”是青色的天空,“上是梯”形容天空高远,像楼梯一般。
- 译文:抬头仰望,天空如阶梯般高远,无边无际。
- 诗句十三:“醉堪扪日月”
“扪日”指触摸太阳,形容酒后神志不清,醉意朦胧。
- 译文:醉酒之时,我甚至能够触摸到太阳和月亮。
- 诗句十四:“吟可摘娄奎”
“摘娄奎”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占卜方法,意为可以随意摘下娄奎星来占卜。
- 译文:吟诗作对之时,我甚至可以随意摘取娄奎星来占卜吉凶。
嵩山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整首诗以“峨峨”“峻极万寻”“突兀”“窈窕”等形容词描绘了嵩山的巍峨和高耸。通过这些词汇,诗人传达了嵩山无与伦比的自然奇观和令人敬畏的力量。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丰富了文本的层次,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哲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王维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