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渺无涯,火宅常自焚。
青衫不疗饥,白首非工文。
勉策疲驽姿,舍己为人耘。
造物真小儿,苦乐胡不均。
突如四月时,梅雨成炎蒸。
安得玉烛调,一晦复一明。
中夜忽自悟,感慨若有神。
有名汝不趋,有利汝不奔。
独与迂阔友,卜邻向东屯。
燕坐想羲皇,浩歌发商声。
床头有浊醪,啸咏聊自倾。
又如苦旱中,一雨涧壑盈。
草木回春姿,万象皆更新。
君今东屯成,拙寝复几兴。
我亦侧西流,草阁时共凭。
长想千载上,依依耦耕人。
苦海渺无涯,火宅常自焚。
青衫不疗饥,白首非工文。
勉策疲驽姿,舍己为人耘。
造物真小儿,苦乐胡不均。
突如四月时,梅雨成炎蒸。
安得玉烛调,一晦复一明。
中夜忽自悟,感慨若有神。
有名汝不趋,有利汝不奔。
独与迂阔友,卜邻向东屯。
燕坐想羲皇,浩歌发商声。
床头有浊醪,啸咏聊自倾。
又如苦旱中,一雨涧壑盈。
草木回春姿,万象皆更新。
君今东屯成,拙寝复几兴。
我亦侧西流,草阁时共凭。
长想千载上,依依耦耕人。
【注释】1.苦海:佛教语指苦难的世界或痛苦的源泉。2.火宅:佛教语指烦恼的居所或烦恼之宅。3.青衫:古代士人的服装,泛指文人墨客或书生。4.疲驽:疲惫、低劣无能。5.造物:指自然或宇宙的主宰者。6.玉烛:指月。7.东屯:地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东郊,这里用来代指诗人的住所。8.羲皇:传说伏羲氏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他治理天下时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称他为“羲皇”。9.商声:商音,古代五音中的四音之一,这里指歌声。10.亢仓子:传说中的仙人名。11.西流:作者自称的谦辞,意指自己像西江水一样向西流淌,没有东流。12.耦耕:男女一起耕作。13.千载上:几千年前。14.悠悠:闲适、悠闲的样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借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贫富得失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哲理性。
诗人以“苦海”开篇,表达了他对人生苦海无边、苦难无穷的认识。接着,他用“火宅常自焚”来比喻人生如同燃烧的房屋,不断燃烧着自己,无法逃脱。然而,他又用“青衫不疗饥,白首非工文”来表达出他对于自己的不满和失望,认为自己的才华无法发挥出来,只能成为无用之人。
诗人以“勉策疲驽姿,舍己为人耘”来表达了他的积极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努力工作,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他还用“造物真小儿,苦乐胡不均”来表达出他对人生的不公平和不如意的看法。他认为造物主对待每个人的态度都是不同的,因此他感到痛苦和快乐都不相等。
诗人以“突如四月时,梅雨成炎蒸”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然而,他又以“安得玉烛调,一晦复一明”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迷茫。他认为生活就像夜晚的月亮一样,有时候明亮,有时候又黑暗。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方法来调节这种矛盾,让生活变得美好。
诗人以“中夜忽自悟,感慨若有神”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反思和觉悟。他认为生活就像一场梦一样,需要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诗人用“有名汝不趋,有利汝不奔”来总结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名利的追求,而是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他希望能够追求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和贤者。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启示性的诗歌。它通过对生活的种种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贫富得失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同时,它也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