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议条陈十五事,输钱岁减二千缗。
备员出宰当求瘼,忤旨监司竟累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考生结合诗句作答,答题前先通读全诗理解其内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
“罢雁门令后作”:在罢免了雁门令之后所作。雁门关位于今山西省代县西北,是北方边防重镇。
“献议条陈十五事,输钱岁减二千缗”:向朝廷献上自己的建议十五条,每年可减少赋税两千缗(一缗指一贯铜钱,古时一千文为一贯)。
“备员出宰当求瘼”:作为地方官应当寻求当地百姓疾苦。
“忤旨监司竟累身”:违背皇帝旨意而被监司弹劾,最终自己也受牵连被贬。
译文:
向朝廷献上自己的建议十五条,每年可减少赋税两千缗(一缗指一贯铜钱,古时一千文为一贯),作为地方官应当寻求当地百姓疾苦。
违背皇帝旨意而被监司弹劾,最终自己也受牵连被贬。
【答案】
罢去雁门关令之后所作的诗。作者曾因上书言事得罪权贵,所以诗中表达了自己希望直言进谏而不受阻挠的愿望,同时也抒发了对当时朝政黑暗的不满。
“献议条陈十五事,输钱岁减二千缗”:向朝廷献上自己的建议十五条,每年可减少赋税两千缗(一缗指一贯铜钱,古时一千文为一贯),作为地方官应当寻求当地百姓疾苦。这两句写诗人积极为国家建言献策,以身许国,但结果却落得个“忤旨监司竟累身”,既得罪了朝廷,又连累了自己。
“备员出宰当求瘼”:作为地方官应当寻求当地百姓疾苦。这两句写诗人虽遭贬斥,仍心念黎民,忧心民生;同时表现了诗人忠君爱国的思想。
“忤旨监司竟累身”:违背皇帝旨意而被监司弹劾,最终自己也受牵连被贬。这两句写诗人虽然忠于国事,但却因言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