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臣之常,胡为乎汨江。
不先于楚死,未免作秦降。

注释:

  1. 放逐臣之常:作为被流放的官员,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2. 胡为乎汨江:为什么偏偏在汨罗江边?汨罗江是屈原投水自尽的地方,所以这里用问句表达了对他的哀悼和惋惜。
  3. 不先于楚死:如果不在楚国死去,那么就会遭受秦国的侮辱和迫害。这句话表达了屈原的无奈和悲愤,因为他忠于楚国却被流放到了秦国,不能在楚国死去,而只能忍受秦国的屈辱和迫害。
  4. 未免作秦降:这就意味着屈原最终没有能够避免被秦国俘虏并投降的命运。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屈原的悲剧命运,因为他无法忍受秦国的欺凌,最后选择了自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屈原的诗歌,通过对屈原生平的回顾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敬仰和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诗中运用了“放逐臣之常”、“不先于楚死”、“未免作秦降”等关键词语,通过这些词语展现了屈原的忠诚、悲愤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屈原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