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见泰伯,中心频损和。
近闻束书卷,更卜好山阿。
学古成儒癖,敦风荡俗讹。
周公法已矣,原宪事如何。
母老禄未及,身闲鬓不皤。
新文海裔播,旧业钓竿拖。
宁戚歌宁发,麻姑使屡过。
时人一握小,吾道片云多。
友弟俱游宦,池樊自摭莎。
闻猿诗兴逸,敲户酒徒罗。
乡里名光也,朝廷礼后么。
年来鱼信至,怪我客蹉跎。
寄李先
久不见泰伯,中心频损和。
近闻束书卷,更卜好山阿。
学古成儒癖,敦风荡俗讹。
周公法已矣,原宪事如何。
母老禄未及,身闲鬓不皤。
新文海裔播,旧业钓竿拖。
宁戚歌宁发,麻姑使屡过。
时人一握小,吾道片云多。
友弟俱游宦,池樊自摭莎。
闻猿诗兴逸,敲户酒徒罗。
乡里名光也,朝廷礼后么。
年来鱼信至,怪我客蹉跎。
注释:
- 寄李先:写给李先的一封信。李先可能指的是李泰伯,即李泰伯。
- 久不见泰伯:长时间没见李泰伯了。久见:长时间见面。
- 心频损和:心里总是觉得不愉快。损:损失。和:和谐。
- 近闻:最近听说。
- 束书卷:整理书籍。束:整理。
- 好山阿:美丽的山边。
- 学古成儒癖:喜欢学习古文,成了儒家学者。癖:特殊的爱好。
- 敦风荡俗讹:推广良好的风气,改变世俗的弊端。敦:推广,弘扬。风:风气。荡:改变。俗:世俗的风气。讹:错误,不良。
- 周公法:指周公旦的政治制度。已矣:已经结束,完了。
- 原宪事如何:原宪(孔子的学生)的事情怎么样?如何:如何做。
- 母老:母亲年迈。
- 身闲鬓不皤:身体闲适,两鬓没有白发(表示年轻)。皤:白色。
- 新文海裔播:新的文化在大海中传播。海:比喻广大的领域或事物。
- 旧业钓竿拖:过去的兴趣或职业是钓鱼。
- 宁戚歌宁发:宁戚的歌声高亢激昂,就像要飞起来一样。宁:宁静、安静。发:声音高昂,好像要飞升的样子。
- 麻姑使屡过:麻姑(神仙之一)来过。麻姑:传说中的仙女。
- 时人一握小:当时的人都认为我太谦虚了。一握:一把,形容谦虚。
- 吾道片云多:我的学说像片云那样少。道:学说,思想体系。片云:一片云彩。多:很多。
- 友弟俱游宦:我和弟弟们都在官场上任职。游宦:在官场上任职。
- 池樊自摭莎:池塘边的草丛中自己摘取莎草。池樊:池沼边的花草。
- 闻猿诗兴逸:听到猿鸣,激发出创作诗歌的灵感。猿啼:猿的叫声。
- 敲户酒徒罗:敲门叫门,邀请酒友一起喝酒。敲户:敲门。酒徒:喜欢饮酒的朋友。
- 乡里名光:家乡有名望。
- 朝廷礼后么:朝廷对我也很尊重。朝廷礼:对皇帝的尊敬。后:指地位高的人。么:一种敬语,相当于“您”。
- 年来鱼信至,怪我客蹉跎:今年来的书信中,怪我迟迟不回家(因为忙于公务)。鱼信:书信。蹉跎:耽搁、耽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态度和感受。
首句“久不见泰伯,中心频损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长时间未见,心情有些低落。第二句“近闻束书卷,更卜好山阿”,诗人听说有新的消息或者计划,心中又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接下来四句,诗人详细描述了他对于学问的追求以及推广良好风气的决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关心和愧疚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仕途生活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