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元永州志浯溪,几年烟草含凄迷。
昌黎海门水半扉,至今诗句藏翠微。
涪翁亦从天上归,自凿岚翠成岩栖。
【解析】
此诗是诗人自叙平生的志业,以“叙州”为题,意即诗人在叙州的志业。诗人以叙州为题材,抒写了自己壮年时期在叙州的志业。
第一联“宗元永州志浯溪,几年烟草含凄迷”,点明题目中的“叙州”。作者在这里借指自己,表明自己的一生是在永州和叙州度过的。“烟”是比喻之词。“凄迷”是指草木茂盛,烟雾迷蒙,景色凄凉。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曾在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作过地方官,在那里度过许多年。
第二联“昌黎海门水半扉,至今诗句藏翠微”。“昌黎”代指唐代文学家韩愈。韩愈曾任江陵县(治今湖北江陵县)尉、潮州(治今广东省潮州市)刺史等职,所以诗人用“海门水半扉”来比喻自己的仕途经历。“翠微”是山名,这里指庐山。“翠微”是山名,是诗人自比。“至今诗句”,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到潮州任刺史,途中经过庐陵(今江西吉安),路过浔阳江时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后来被编入《文苑英华》卷四八五,题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人自比韩愈,表明自己在宦海浮沉之中,仍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忘国事,有济世之心。
第三联“涪翁亦从天上归,自凿岚翠成岩栖”。“涪翁”即指诗人自己。《新唐书·杜甫传》称:“甫尝困于兵乱……乃出三峡,巫峡,以当益、梁间。”杜甫流寓梓州时,曾登高作七律《江头吟》:“江头一柱擎天立,巴岳三冬少暖春;苦遭白发渔樵问,欲上青天览明月。”这里的“江头”指江陵。杜甫晚年虽屡经战乱,颠沛流离,但仍矢志不渝。诗人说自己也像杜甫一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自凿岚翠成岩栖”,意思是说:我就像杜甫那样从官场中退隐出来,隐居山林。
最后两句“自凿岚翠成岩栖”“至今诗句藏翠微”,“自凿”就是自削,表示自己主动离开仕途。“岚翠”指山林的绿色。“岩栖”指隐居山林。“翠微”是山名。这两句意为:我如同韩愈一样,从官场中退隐出来,自削官职,隐居山林。
【答案】
①宗元永州志浯溪,几年烟草含凄迷。(宗元:韩愈字宗元。浯溪:地名。)②昌黎海门水半扉,至今诗句藏翠微。(昌黎:指唐朝大文豪韩愈。海门:地名。)③涪翁亦从天上归,自凿岚翠成岩栖。(涪翁:指杜甫。)④自凿岚翠成岩栖,至今诗句藏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