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千里秋风客,搔首夜深寒雨窗。
万古兴亡心一寸,孤灯明灭影成双。
鬓边日月如飞鸟,眼底尘埃拟涨江。
高枕欲眠眠不稳,晓钟迢递发清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天庆观夜坐的情景。

首句“家山千里秋风客”,描绘了诗人身在异乡,却心系家山的情怀。家山,即诗人的故乡;秋风,象征了秋日的寒冷与萧瑟;客,表示诗人在外漂泊,远离家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搔首夜深寒雨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里,因思乡而无法入眠,只能用手挠头,望着窗外的风雨交加。这句诗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第三句“万古兴亡心一寸”,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万古,表示时间的悠久;兴亡,指国家的兴盛和衰落;心一寸,表示诗人的内心感受如同一寸之地一般渺小。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第四句“孤灯明灭影成双”,描绘了诗人孤独一人坐在灯下,灯光闪烁不定,映出他的影子,仿佛有了两幅画面。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第五句“鬓边日月如飞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鬓边,指人的发际线;日月,指时间;飞鸟,形容时光的迅速流逝。这一句以飞鸟自喻,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第六句“眼底尘埃拟涨江”,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世界,犹如被尘埃覆盖的江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高枕欲眠眠不稳,晓钟迢递发清撞”,描绘了诗人想要入睡,但因心中忧虑而无法平静。晓钟,指清晨的钟声;迢递,形容声音遥远。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梦境,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他深沉的思想情感。诗人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历史变迁紧密相连,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