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故故扑灯光,风雨萧萧打纸窗。
人为官方搔白首,虎来村落渡清江。
猿啼冷日谁家梦,故国愁牵几曲肠。
篱菊何曾忧战伐,夜添寒蕊趁重阳。

《村居》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翻译:

飞蛾故故扑灯光 - 描述夜晚飞蛾扑向灯火的情境。“故故”表示飞蛾频繁且有目的地扑向灯光,强调了灯光的明亮和吸引力。
风雨萧萧打纸窗 - 描述风吹雨打窗户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气氛。“萧萧”形容风声和雨声,传达了一种自然景象的悲凉感。
人为官方搔白首 - 比喻人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断奔波劳碌,直到头发变白。这里的“官”指的是官场,“白首”表示人已老,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奈的态度。
虎来村落渡清江 - 描绘了村庄被老虎袭击的情景,以及村民们渡河逃难的画面。这里的“渡江”象征着人们为了逃避危险而采取的行动。
猿啼冷日谁家梦 - 通过猿啼声和寒冷的太阳,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猿啼”和“寒日”都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故国愁牵几曲肠 - 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里的“故国”指的是作者的家乡或祖国,“愁牵几曲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如同一条长肠被牵引一样。
篱菊何曾忧战伐 - 表明篱笆旁边的菊花并未因为战争而受到损害。这里的“战伐”指的是战争和征战,诗人用“篱菊”来象征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夜添寒蕊趁重阳 - 描述了在重阳节夜晚,寒露中的菊花更加娇艳,增添了一份生机。这里的“重阳”指的是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象征着吉祥和长寿。诗人通过描绘菊花在重阳节夜晚的美景,表达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夜景,通过飞蛾扑灯、风雨打窗、虎袭村落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