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非初志,幽栖有宿期。
胜游宜数数,老境已垂垂。
山好无时见,云闲逐处随。
诛茅或未可,细路有人知。

【诗句释义】

薄宦:微官;初志:最初的志愿。幽栖:隐居山林的生活,这里指隐遁生活。数数:多次。垂垂:年老的样子。山好:山景很好。诛茅:筑屋。细路:小路。

【译文】

我本无做官的志向,所以隐居山林,过着清闲的日子。游山玩水是人生一大乐事,但岁月不饶人,我已步入老年。虽然景色美好,但我很少能看到它。而云闲则随我而来,时时陪伴着我。我想建屋隐居,但不知是否可行?山路虽窄,但有人指引,也不怕迷路。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秋,作者时年58岁。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他淡泊官场,归隐山林的思想,以及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薄宦非初志”,表明了作者的初衷并非仕途。“非初志”三字,既表明了自己当初的志向,也暗示了后来的转变。

第二句“幽栖有宿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期待。这里的“宿期”二字,既表明了时间的长久,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第三句“胜游宜数数,老境已垂垂”,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胜游”和“老境”两个概念,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两句“山好无时见,云闲逐处随”,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这里的“山好”和“云闲”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景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