搀天元有路,绝俗更无村。
孤眺临崖觜,危升挽木根。
渺茫均远迩,倏忽变明昏。
佛现惊搜句,岩前万口喧。

【注释】

《峨眉山十一首》:此诗写游览峨眉山所见景物。

搀(shān)天:指云彩高远,遮断了天空。

元:同“原”。

绝俗:远离尘世。

觜(zī):山峰的尖峰,如鹰嘴。

危升:攀援而上。挽木根:攀登树木根基。

渺茫:形容距离遥远。

倏忽:突然。

搜句:寻找诗句,指作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763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游览峨眉山时的即兴之作。前四句写游山所见,五至八句写登高所见,九到十二句写观景时的心情感受,十三句写观景后的感慨。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搀天元有路,绝俗更无村”,这两句说登上峨眉山,可以见到云海翻腾,云雾缭绕,仿佛是天路相通,与尘世间隔绝;而峨眉山中没有村落,只有一些孤零的草房点缀其间,显得十分清静。这四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峨眉山的神奇景色的感受和赞美,为后文描写峨眉山中的奇松、怪石、云海等景物作了铺垫。

“孤眺临崖觜,危升挽木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山的情景。这里写的是登高望远的情态和攀援树木的动作,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渺茫均远迩,倏忽变明昏”,“佛现”“万口喧”四句,是诗人登高远眺时看到的景象。峨眉山巅云海茫茫,变幻莫测,远处近处都看得清清楚楚;时而光明皎洁,时而昏暗不明。忽然间从云层中显现出佛像,众僧争相礼拜,一片喧闹景象。

【翻译】

攀上天路与云相接,离尘世更远更安静。

孤独眺望崖壁尖顶,攀援树木向上爬。

云海渺茫分远近,瞬息之间变化大。

佛影出现令人惊心,岩前万人齐欢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