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我观诸境尽,心与古人同。
僧发侵眉白,桃花映竹红。
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题吉州承天院清凉轩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我观诸境尽,心与古人同。
僧发侵眉白,桃花映竹红。
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
诗句释义: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菩萨”在这里指佛门弟子或修行者,“清凉月”可能指的是月光如水,清澈明亮。“游于毕竟空”意味着超越世俗的束缚和纷扰,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状态。整句表达了修行者通过禅修达到的一种超脱物外、洞察一切的境界。我观诸境尽,心与古人同。
这两句表明了对佛教“一切皆空”观念的领悟。通过观察世间万物,认识到一切都是无常的,最终都归于虚无。而“心与古人同”则是说,在看破世事真相后,心灵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如佛陀、圣贤等)一样,达到了某种境界,不再被外界物质所迷惑。僧发侵眉白,桃花映竹红。
这里的“僧发侵眉白”形容了僧人的白发,暗示了其年岁已高。“桃花映竹红”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桃花盛开时,映照在竹子上的红色非常鲜艳。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
“傥来”意为偶然,这里指意外地寻找到了祖先留下的智慧和精神。“展手似家风”则表示这种寻得的智慧如同家中的传统风格一样,亲切、温馨。整句反映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意外地找到了与古代智者相通的精神财富,感受到了一种归属感和传承感。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贾岛深厚的佛学修养和禅宗思想。通过对月亮、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禅机,是一首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