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规摹诚远大,开元宗社半存亡。
才闻冠盖游西蜀,又见干戈暗洛阳。
哲妇乘时倾嫡后,大阍当国定储皇。
伤心不忍前朝事,愿作元龟献未央。
诗句解析:
- 贞观规摹诚远大,开元宗社半存亡。
- 解读: “贞观”指的是唐太宗时期的治国方针,“规摹”指规划和模仿。这里的“诚远大”意味着贞观时期的政治理想和制度设计非常深远和宏大。而“开元宗社半存亡”则是说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家虽然在经济上相对繁荣,但政治上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国家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
- 才闻冠盖游西蜀,又见干戈暗洛阳。
- 解读: “冠盖”通常指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这里可能是指高级官员们聚集在四川成都的情景。而“干戈”则是指战争的工具,暗指唐朝末年战乱频发,洛阳等地也成为了战场。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局势。
- 哲妇乘时倾嫡后,大阍当国定储皇。
- 解读: “哲妇”指的是智慧的妻子,她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操控丈夫,这里可能比喻的是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而“大阍当国定储皇”则是指当时的国家重臣或宦官掌握了国家的大权,他们决定太子的人选。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权力斗争。
- 伤心不忍前朝事,愿作元龟献未央。
- 解读: “伤心不忍前朝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朝代兴衰的感慨。而“愿作元龟献未央”则表示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分享给皇帝,希望能够帮助他避免过去的失误,继续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译文:
- 贞观年间的治国理念深远宏大,但开元时期国家命运却半途而废。
- 刚刚听说有官员在四川成都聚会,又看到洛阳等地战火连天。
- 聪明的妻子操纵丈夫,重臣或宦官掌握大权,决定太子人选。
- 我伤心于过去的兴衰往事,希望将自己作为元龟献给未央宫,以图避免前人的错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唐朝贞观、开元两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诗人通过对比贞观和开元时期的不同局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同时,诗歌中的“冠盖”、“干戈”、“元龟”等关键词也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