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癖无堪吾懒书,交亲情分岂能疏。
深惭烟际两鸿雁,遗我罾中双鲤鱼。
故国青山长极眼,今年白发不胜梳。
几时得计休官去,笋叶裹茶同趁虚。
【注释】
①粹道:指王粹。兄弟:指王粹和李德裕,两人为同辈人。兄弟寄书久不作报以长句谢不敏:是说王粹兄弟久不来信,我因生病而懒于写书信,所以用这首诗答谢他。
②病癖(pǐ):指疾病缠身。无堪:无法可施。吾:我,谦词。懒:懒惰。书:书信。
③交情:友情。情分:情谊。岂:哪里、怎么。能:能够。疏:疏远。
④深惭:非常惭愧。烟际:云烟之间。两鸿雁:二只大雁,比喻书信往来。遗我罾(zēng)中双鲤鱼:鱼,指书信;罾,捕鱼的器具,形似方格,用竹竿做成,中间有孔。这里指王粹给我的信。
⑤故国:故乡。青山:青山翠绿,形容山色美丽。极眼:望尽眼睛所及的地方。长:常常。
⑥今年:今年。白发:指白头发,指年老。不胜(beng):承受不了。梳:梳头。
⑦几时:什么时候。得计:得手,得当。休官去:辞去官职。笋叶裹茶:以笋叶包裹茶叶。趁虚:趁机。
【赏析】
这首酬答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当时,王粹与李德裕同朝执政,但王粹却对李德裕的才能颇为赏识,并多次写信向李德裕表示倾慕之意。李德裕回信称自己不能胜任,因此写了这首诗。
首联“辱粹道兄弟寄书久不作报以长句谢不敏”。诗人在开头就点明自己的题旨,即感谢王粹兄弟久不来信,而自已又因病不能写书信。“病癖无堪吾懒书”,说自己因生病而懒于书写,“交亲情分岂能疏”,则表明自己与王粹兄弟虽为兄弟,但也不能疏远交情。
颔联“深惭烟际两鸿雁,遗我罾中双鲤鱼”。这两句承上启下,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深惭”二字,既表达了自己对王粹的感激之情,也表明了自己的谦逊之情。“烟际”二句则进一步描写了王粹给诗人送来书信的情景。“遗我罾中双鲤鱼”,既表现了王粹兄弟间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颈联“故国青山长极眼,今年白发不胜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国青山长极眼”,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今年白发不胜梳”,则表明了诗人已经年老体衰,难以再像年轻时那样梳理头发了。
尾联“几时得计休官去,笋叶裹茶同趁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退休生活的向往之情。“几时得计”,既表明了诗人对退休的渴望,也表现了他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笋叶裹茶”则暗示了作者想要趁此机会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王粹兄弟之间的交往,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关怀的美好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对于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