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
千里特来求骥马,两生于此敌南金。
文章最忌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
废轸断弦尘漠漠,起予惆怅伯牙琴。
【注释】
- 高哉(yā):赞叹语。
- 孔孟:指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这里借指他们的思想或学说。
- 秋月:秋天的月亮。
- 清光:明亮的月光,比喻高尚的品德。
- 千里:一千里地,形容距离遥远。
- 求:寻找。
- 骥马:骏马,这里指人才。
- 两生:两个人,指作者和谢敞。
- 敌:比得上、能与……相比拟。
- 本心:本来的心愿。
- 废轸断弦:《吕氏春秋》记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弹奏时,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倾听后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又弹奏时,志在流水;子期倾听后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知子期已死,于是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这里用“废轸断弦”比喻伯牙绝弦的故事。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友人谢敞而作。诗以咏叹友人来寻其师之才,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扬和对友人道德修养的期望。
首联“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赞美孔子和孟子如同明月一样崇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像秋月一样皎洁,永远被人们仰望。
颔联“千里特来求骥马,两生于此敌南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道而来的感激之情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诗人认为,千里迢迢来寻找他的友人就像寻找一匹千里马一样珍贵,而他本人与友人都具备南方的黄金般的才华。
颈联“文章最忌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批评了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认为文章创作不应该模仿别人,而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强调道德观念不需要太多,只要遵循内心的意愿即可。
尾联“废轸断弦尘漠漠,起予惆怅伯牙琴”。诗人回忆起伯牙绝弦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伯牙绝弦的惋惜之情。伯牙因知己钟子期去世而绝弦,诗人希望自己的友谊也能像伯牙那样经得起考验,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放弃。